•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市场转机正在酝酿 博短线不如放长线
    供求决定大势
    量能萎缩 反弹乏力
    短线有技术性反弹
    大宗交易频现“溢价”:机会还是盲点?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转机正在酝酿 博短线不如放长线
    2008年09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证投资 徐辉
      最近市场上有三件事情值得关注:一是美国财政部接管了“两房”;二是近期市场惊现多年未见的大股东增持A股的现象;三是万科市值再度低于中海(中国海外)。这三件事情都有其代表性。尽管近日环球股市暴涨而A股依然低迷,但笔者相信,没有反应不代表不会反应,市场转机正在酝酿之中。

      ⊙中证投资 徐辉

      

      低估的市场已经引发产业资本关注

      近期诸多事件的发生可以解释为,低估的金融市场已经引发产业资本的关注。一方面,万科市值显著低于中海,表明A股价格确实太低。万科市值显著低于中海,它说明的是,不是中海太高,就是万科太低。它甚至可以进一步演绎成为:不是A股太低,就是港股太高。以周一的价格计算,万科以A股股价计算的市值为人民币666.6亿元,中国海外以H股股价计算的市值为人民币746.73亿元。在中国地产界,万科显然要比中海规模更大、利润更高、发展潜力更强;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万科市值都应该明显高于中海。所以,显然的是,不是中海H股股价太高,而是万科A股股价太低。

      另一方面,市场惊现多年未见的大股东增持A股。随着新管理办法对股东增持规定的放宽,加上持续下跌估值已到历史低位,多家上市公司股东选择增持股份。9月5日,厦门钨业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这是最新一例大股东增持的案例,在上周共有8家公司的大股东进行增持。

      大股东或者上市公司对A股进行增持是最近五到十年来非常罕见的事件,因为在以往,A股被认为仅仅是交易的标的,A股股票就是“赌场”中的一个筹码;但现在产业资本开始对股票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至少说明股票的吸引力已经对产业资本产生了很大的诱惑力。当然,我们还可以解读大股东的增持,是对证监会发布增持新规定的响应,在非常低迷的市场里给出一种亮色,可以减少市场的恐慌情绪。但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高管和大股东增持的公司不是所有公司都增持的,而是主要集中在业务发展前景比较好、公司估值比较低这几块上,这说明其中也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产业资本对金融资本的渗透不仅表现在A股市场,H股市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B股市场(丽珠B股回购事件)也频频发生。这些现象表明低估并非只发生在A股市场,整个中国股票市场都存在显著的结构性低估问题。这才会吸引产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进军金融市场。

      

      猜底不如布局 长线机会更应珍惜

      目前沪综指已经下跌到2114.5点,回顾市场从6124点到目前的2114点,绝对指数的跌幅已经达到4000点。我们统计了世界股市有史以来的跌幅排行,注意到沪综指去年10月以来的下跌已经列在世界股市历史跌幅史的第7位,排在第一位的是1929年美国股市。一般来讲,像这样的巨幅回落,进入60%-70%的跌幅之后,可以预见的是市场进一步回落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这是第一个判断。但是你如果希望能够判断出市场的底在哪里,这又是非常难的事情,而且谁也做不到。我们不如看看有经验的投资大师是怎么做的,这反而能给投资者一定的启示作用。

      还是看看巴菲特的应对措施。巴菲特始终保有比较大的现金,像现在他有四、五百亿美元的现金握在手里,随时准备等待市场的下跌买进股票,这对一般的投资者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就是说,你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投进股市博取收益,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时你都必须有一个资金的安排。这一轮市场熊市从6000点跌到4000点、3000点、2000点,如果你始终保有一定量现金规模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市场的下跌未必是坏事,因为你可以从低的位置买到更多的优质筹码。如果是这样,你的做法就跟股神的做法趋于一致了。市场越跌,你买到的廉价筹码也就越多。这样的话你反而会欢迎市场的下跌,因为它提供了更多优质的低价股票筹码。

      纵观市场各方的判断,一般认为2000点可能是底部的区域,也有观点认为在1800点附近是底部区域,或者更悲观地认为1600点是底部区域。事实上判断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它只是给你提供了资金配置的依据,比如你目前仍然有50%的现金,如果2000点你可以把现金和股票的比例进一步分配到6: 4,6成的股票,4成的现金;如果到1800点,你可以7成的股票,3成的现金。所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然后来调节资金的安排。这样来看,与其去判断短期底部在哪里,不如先布好局等待市场自己找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