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权证杠杆效应正在显现
    后市向淡可能性较大
    怎样看待“无抵抗下跌”行情?
    地量十字星 反弹仍可期
    多空对决
    杀跌动力逐步减弱
    如何应对技术性反弹
    信心危机需要外力扭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怎样看待“无抵抗下跌”行情?
    2008年09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自8月底股市开始新一轮下跌以来,其运行的最大特点是呈现出一种“无抵抗下跌”的态势,也就是一路单边下跌,盘中几乎没有反弹,并且基本上每天都在创新低。

      一般来说,这种“无抵抗下跌”的行情,往往是在有突发性利空出现,以致市场运行的趋势一下子被扭转,多空力量完全失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2001年7月宣布启动国有股减持后,股市一度就出现了这样的走势。去年“5·30”以后,大盘也有好几天就是如此运行的。历史上,它通常都开始于行情开始下跌的初期,投资者被骤然而至的利空消息打晕了,于是在惊恐之中纷纷开始不计成本地卖出股票,于是大盘也就直线下跌,毫无抵抗。但是,如今的情况与之不同,首先,现在的股市不是刚下跌,而是已经回落了近10个月,同时股指的下跌幅度也高达60%以上。在这个时候,投资者对行情走势应该说是多少都有所预期,这样也就不至于出现“无抵抗下跌”的行情。另外,在这个阶段总体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利空,相反管理层在化解市场矛盾、推动市场建设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但此间的市场,却是对利多极度麻木,对利空则十分敏感,以致一有风吹草动,股指就先下一个台阶再说。2245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无声而破的,2200点作为整数关位,同样也没有显现出相应的抗跌作用。这种局面,不但对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还严重打击了其投资积极性。

      当然,股市下跌,总有其内在的原因,9月份以来大盘的大幅回落,也并非偶然。但是在目前的内外部条件下,股市又是以这样的态势下跌,显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这里看来是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前期的行情中,还是有一部分股票(主要是基金重仓的绩优股)表现得很抗跌,它们与大盘比,下跌的幅度很有限。但是到了现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始了补跌。而且这种暴跌一旦出现,是没有其他资金会轻易来承接的,因此其跌幅往往很大,并且因为其权重作用,拖累了大盘,形成了“无抵抗下跌”的格局。其次,自8月份以来,投资者对于大盘的“维稳”预期事实上是落空的,而在这以后虽然还是不断对行情的未来走向产生过某些期望,但是也没有能够实现。一度,每逢周五,市场就会有些异动,总会有些投资者怀着对于周末会出台“利多”的强烈期盼而试探性地入市。但是,由于连续出现的“黑色星期一”使得期盼一概变成失望,所以到了9月份,这种出现在周五的异动再也没有了踪影。而现在,由于屡屡失望,不少人已经不再对市场抱有信心,本来是越跌越感到市场出现了机会,时下却是认为越跌表明后市可能还要进一步下跌,因此也就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逢低买入。没有了买盘,大盘的下跌自然也就没有了抵抗。在这里,最值得深思的是,没有抵抗所反映的,是投资者对后市的集体看空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近乎于绝望的心态。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市场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出现“无抵抗下跌”的行情。

      无须讳言,现在所出现的“无抵抗下跌行情”是不正常的,它表明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自我调节的功能,其内在机制已经部分地失灵,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在本周二,股市盘中算是出现了些许反弹,但力度并不大。因此,也就很难说“无抵抗下跌”态势已被改变。因此,市场各界对于如何扭转这种极度被动的局面,一定不能等闲视之,尤其不应该消极地指望市场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