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救市副作用显现 “两房”股票几成废纸
    国际油价盘中跌两美元
    英国零售业连续三个月下滑
    “两房”行情昙花一现
    亚太股市昨日普跌
    押注股市波动
    对冲基金大发危机财
    美林建议买入亚洲银行股
    日本倒闭企业连续3个月增加
    坏消息不断 雷曼股价逆势重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救市副作用显现 “两房”股票几成废纸
    2008年09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两房”的股价已跌破1美元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尽管存有争议,但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稳定大局举措仍得到了各方的基本认可。不过,这一行动也带来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由于政府的方案无限期取消了对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股东的派息,并且后者的权益还面临被大举稀释的风险,“两房”的股价在政府宣布接管计划后便持续暴跌。在经过8日超过80%的重挫后,“两房”的股价已跌破1美元,面临被摘牌的风险。

      

      可能被强制摘牌

      按照政府的方案,“两房”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的派息在接管期间将被取消,而且财政部未来还可以认购相当于“两房”79.9%股权的普通股,这势必大大稀释普通股的价值。保尔森已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股东不会取消资格,但他们取得任何权益都须排在最后,持有“两房”“高级优先股”的联邦政府利益将排在首位。

      在上周末的纽约盘后交易中,随着政府接管“两房”的消息传开,“两房”的股价一度重挫32%和27%,报4.79美元和3.70美元。要知道,“两房”股价最高时曾超过70美元,去年年底,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市值还分别高达389亿美元和220亿美元,而眼下则连已几乎只剩“零头”,上周末的市值分别为76亿美元和33亿美元。

      在8日率先开盘的欧洲市场,在法兰克福挂牌的“两房”股价狂泻,房地美股价一度暴跌63%。美股8日开盘后,尽管大盘受到“两房”的消息暴涨,但“两房”的股价却逆势下行,且跌幅达到惊人的80%以上。截至8日纽约收盘,房利美下跌6.31美元,至0.73美元,跌幅89%;房地美则狂泻4.22美元,至0.88美元,跌幅83%。

      鉴于“两房”股价已跌破纽交所设定的1美元“警戒线”,两家公司的股票8日开始也进入了交易所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名单。

      纽交所监管部发言人彼得森8日表示:我们正与两家公司密切合作,并进行一些常规谈话,但目前有太多工作正在进行,我们将看看最终结果如何。按照纽交所规则,在该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如果股价在30天中的平均水平不及1美元,将收到纽交所监管部的特别通知,给予其六个月的时间将股价重新拉回1美元以上。

      彼得森表示,当局可能会再给一些公司额外的六个月时间,但交易所监管部保留在任何时间除牌股票的权力,前提是“如果确信该公司已经无力回天”。

      道琼斯公司8日表示,将在周四开盘时把“两房”从其道琼斯金融服务大盘蓝筹30指数中剔除,取而代之的将是近期上市的信用卡公司维萨和中信金。

      

      股票评级降至垃圾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与惠誉此前双双宣布,把房利美与房地美优先股的评级降至垃圾级。据标准普尔的声明,“两房”的优先股评级将从“BBB-”降至“C”,这是标准普尔在不到两周之内第二次调降“两房”优先股的评级。

      惠誉也把对“两房”优先股的评级从“BBB-”降至“C/RR6”,并称降级的主要考虑是“财政部的主要兴趣不在优先股,且股息支付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太可能恢复。”此外,穆迪也宣布将“两房”优先股评级降至垃圾级。

      各大机构也纷纷猛砍对“两房”股价的预期。花旗集团8日发布报告宣布,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从“买进”降至“卖出”,该行同时将房利美股票目标价从9美元大幅下调至0.32美元,房地美的目标价则从6美元削减至0.31美元。

      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宣布,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并将二者股价目标从20美元削减至4美元。

      美国Seabreeze合伙公司的创始人卡斯则表示,财政部的救援计划会稀释“两房”股票价值,因此两只股票不可避免会大幅下跌,他预计,未来几天甚至几周内两只股票的价格还会进一步跌到接近零。该公司一直在做空“两房”股票。

      机构股东面临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持有“两房”普通股和一般优先股的还有不少是机构,后者也可能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周一表示,美国及欧洲银行共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总额约50亿美元的优先股,后者的评级已被降至垃圾级。在过去不到两周时间内,标普已将“两房”优先股评级由调降14级。

      标普的分析师瓦格纳周一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摩根大通和Sovereign银行持有“两房”优先股的部位最多。摩根大通上月曾发出警告,称其对房利美和房地美优先股的投资市值本季度已缩水一半,降至仅为6亿美元,并称这将影响到公司盈利。

      投行Keefe, Bruyette & Woods此前也发布研究报告警告说,包括Gateway金融控股、Midwest银行和Sovereign银行在内的美国地区银行也持有大量上述风险头寸。

      统计显示,即便是只计算到上月底,房利美价值217亿美元的优先股也已缩水64%,房地美价值141亿美元的优先股也骤降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