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要闻
    “三驾马车”减速
    保增长成宏观调控当务之急
    上半年对美出口增速创7年新低
    矿产资源产品出口降幅收窄
    上半年进口铬矿砂价格创新高
    上半年进口原油平均价上涨67%
    上半年我国钨品出口下降
    上海证监局积极推进
    辖区证券期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效果明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驾马车”减速保增长成宏观调控当务之急
    2008年09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雁争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日公布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月度报告。来自各方面的情况显示,下半年,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的速度都将放缓,保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当务之急。

      

      房产汽车业调整拖累投资

      按照计划,统计局将在10日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月度报告。对此,申银万国9日发布的报告预测,1月-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7.5%,比1月-7月27.3%的增速加快了0.2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目前固定资产投资仍较强劲,主要源于较多在建项目带来的惯性;而目前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大幅放缓,明年投资将面临较大放缓压力。

      过去的5年中,房地产和汽车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两大核心产业。其中,房地产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7月,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仍达30.9%,但房地产销售额和销售价格已经双双下跌。

      与此同时,汽车业也经历着产业扩张过快带来的阵痛。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油价高企和股市财富效应的消失,打压了5万-20万元左右汽车和20万元以上汽车的需求,一些大型汽车厂商已经不能维持“零库存”销售模式,产品出现积压,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显现。

      对于市场给予厚望的灾后重建投资,中金公司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虽然政府宣布灾后重建计划拟花费1万亿元,按三年分摊也只占每年全国总固定资产投资的2%,不足以抵消私人部门投资放缓的影响。因此,中金公司判断明年实际投资增长将进一步降至11%-14%。

      

      欧盟经济放缓或影响我国出口

      出口方面,业内人士指出,与已然进入调整期的美国经济相比,下一阶段中国出口乃至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在威胁,将是欧洲经济的显著放缓甚至大幅降温。

      各种迹象显示,欧洲经济正在追随美国经济下滑。目前,欧盟经济信心指数已经从2007年10月的105.4滑落至94.9,欧盟工业信心指数同期也从1.7下滑到-4.7。欧盟经济放缓的压力已经在不断积聚。

      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对欧出口占同期出口总值的20.6%,继续超过对美出口17.5%的占比。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袁刚明指出,200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放缓已让我们看到了庞大市场的骤然萎缩,给出口企业带来生存压力。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可能更多地体会到来自欧洲经济的“寒风”。

      

      宏观调控应向保增长倾斜

      在投资、出口都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立足点。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难以延续2007年20%的消费增速。收入增长的放缓使扩大内需难度增加。

      鉴于三驾马车齐减速,中信证券发布报告指出,现在经济下行风险在加大,如果继续实行反通胀政策,可能会加剧经济进一步向下,导致大幅下滑或硬着陆。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从全力反通胀中作适当收缩,并向保增长倾斜。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为了保增长,当前的财政收入应集中投向农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改善民生、扶持中小企业五大方向。祝宝良认为,鉴于住房问题同时关系民生,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廉租房建设,也是可行的思路。

      专家认为,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同样有效,现阶段应该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关税等一系列财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