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9 2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资金重现宽裕 现券不温不火
    珍贵的极少数
    2月债市:机会大于风险
    上证所债市周评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
    建设公司发行短融券
    2009年度公开市场
    一级交易商名单公布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昨继续回落
    衰退忧虑促美元走强 英镑深跌反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珍贵的极少数
    2009年02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大力
      ⊙大力

      

      每年年末,各类机构都会纷纷推出分析报告,预测第二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走势。在2008年末,在对宏观经济极度悲观的情绪支持下,几乎所有的分析报告都乐观地看好2009年一季度的债市行情,只有极少数的声音对一季度债券市场的走势提出了疑虑。在一边倒的观点支持下,新年伊始的头一周,1年期央票被买盘快速推低到1.01%左右的水平,2.5年左右的央票跌破1.30%,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直落到3.56%左右。

      但是从1月中旬开始风云突变,1年央票在1周之内上蹿至1.20%之上,2.5年央票直接上跳40个BP到1.70%,30年国债大涨近40个BP到3.95%之上。虽然春节前后收益率有所回稳,但是到昨天为止,1年央票的收益率仍在1.15%上下,2.5年央票仍高于1.50%,30年国债买盘寥寥,且收益率都高于3.90%。第一季度的一个月刚过去,债券市场的空头全面击溃了多头的信心。

      其实冷静地思考一下一季度的债市外部环境,我们会发现两个主要因素都会对债券市场形成压力。首先,继2008年12月份新增贷款超过7000亿元之后,有传言称1月份头两天的新增贷款就近6000亿元。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表示,1月份的前20天,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到9000亿元。相对于债券投资的回报率,银行自然更偏向于收益率更高的贷款项目。如此高的新增贷款增幅,对债券市场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股票市场在投资拉动的刺激推动下,一季度走出一波反弹行情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从1月份的债券市场交投来看,正是基金公司的抛压导致了收益率以如此快的速度向上突破。很奇怪,既然去年年底各家机构都比较看好一季度的股票市场走势,那为什么还对债券市场给予如此乐观的预期。

      回顾1月份的债券市场行情,我们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在一边倒的声音之中那些可贵的极少数观点。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观点开始看好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不少分析完全不理会当下全球经济形势开始加速恶化的外部环境,开始认为中国的经济复苏有可能从三季度提前到二季度,因此看空下半年债券市场的机构不在少数。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听到一些微弱的声音,指出全球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尚未看到复苏的苗头。和世界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的中国,很难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中独善其身。更有大胆的极少数观点坚决地看多下半年的债券市场,甚至看多2-3年的债券市场。不管这些观点是否正确,这些珍贵的极少数反面观点,都是投资者必须重视的声音。

      作为一个投资者,顺势而为踏准节奏固然重要,但是在一边倒的声浪中,抓住那些极少数的真理,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更是一个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