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特别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2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特别报道
    春节返乡见闻:经济寒冬中的危与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春节返乡见闻:经济寒冬中的危与机
    2009年02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雁争 吴婷 李丹丹 叶勇
      春节期间,各地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资料图
      牛年春节期间,本报一些记者纷纷返回位于江西农村、苏北等地的家乡。在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农民工出现返乡潮的情况之下,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喜与忧、危与机。

      河南南阳 南水北调带动旅游热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原打算在老家河南南阳过年的大学生小王,这个春节过得一点也不轻松。春节期间,从北京来南阳旅游的亲戚一批接一批,他不得不客串了一把导游。

      自从国务院去年年底确定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南水北调工程也应声提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南阳调水,经河南、河北到北京。随着工程筹备和推进,南阳在北京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春节期间,小王在北京的远方亲戚也踏上了前往南阳的旅程。

      南水北调的启动使得出入南阳的交通更加便利。几年前,往返南阳和北京只有过路的列车,两地间也无航班,而现在,两地间不仅已经有了专列,航班也是几乎每天都有。

      最为重要的是,为搞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南阳市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在为京津送去一湖清水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生态环境的改善,南阳成为中国少有的“水城”。

      “过去,南阳市区还有火电厂,空气特别差。阳光好的时候不敢晒被子;走在路上还一定要戴眼镜,否则一定会有灰尘吹到眼睛里。现在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好多了吧。”在客串导游时,小王自豪地说。

      “南阳水量极为丰富。主要有两大水源,一个是淮河,南阳是淮河发源地;一个是长江水系的汉江,丹江口水库是汉江的支流,在入口处建立了亚洲第一大水库,就是这个水库的水会送往北京,再过几年,你们就能喝上南阳的水了。”

      “想不到丹江水这么浩瀚、清澈,想不到这里的人文、山水景观这么迷人!等我退休了,也到这里买一套房子养老。”在丹江口水库游览时,小王的一个亲戚这样感叹。

      可是这个计划已经晚了一步,为了保护丹江水库的水质,有关部门已经不允许在附近再建设新的住宅项目。也就是说,“有钱也买不到水库边的房子了。”

      春节黄金周过后,亲戚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回到了北京。但是原本计划在北京找工作的小王却有了新的想法,既然南阳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为什么不留在南阳,做一个专业的导游呢?

      江西 返乡农民工重操旧业

      ⊙本报记者 吴婷  

      

      在广东呆了近10年的小东,今年过年时收拾所有家当回到了江西,这次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开着他那辆帕萨特汽车回家,而是挤了13个小时的火车。

      小东高中毕业就去了号称淘金地的深圳,成了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之一,靠着做微型电子元件发了家,在深圳著名的华强北拥有十平方米的一个小商铺,就是这个小商铺,给他带来了百万身家,他也曾经是邻里羡慕的对象。

      但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失去了自己的小商铺和车,积压在库里的一批存货销售无门,他被迫变卖了一切用来偿还银行债务,一无所有地回到了家乡。

      鼎盛时期,小东曾经把农村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都叫去商铺做帮手,因此,他也并不是一个人回家。

      小东恰好是记者的邻居,原以为对于蜗居江西一隅的一个小县城来说,金融危机只是遥远的一个符号,但春节回到家之后,才发现实体经济的寒意已不只停留在沿海城市。

      因为经济相对不发达,江西外出务工和做生意的人特别多,外出的人大部分都走向这样几个地方:广东沿海地区,浙江义乌、温州一带以及新疆。而这次金融危机对沿海外向型企业的致命打击,使得很多同乡不得不回到了家中。

      除了像小东这样破产的小老板之外,还有更多农民工从广东一带回到家乡。

      小东的亲戚回到农村之后,种田的继续种田,卖菜的继续卖菜,而呆在县城的小东想着凭自己的技术在工厂里找一份工作。

      但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县城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以及现有企业的生存,显然已经变得更为艰难。县城工业园区的副主任告诉记者,县城的工业主要包括有色金属加工、眼镜生产等几个方面,由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有色加工企业损失惨重,再加上下游企业效益降低导致需求不足,上下夹击之下,一些企业苦不堪言。

      小东在县城一个有色加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只做了一个星期,该厂就因为销路打不开,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裁减了整个车间共800名工人,包括刚进厂的小东。

      苏北沿海 蜂蜜厂董事长的自信

      ⊙本报记者 李丹丹  

      

      记者的老家位于江苏北部沿海,这里除了盛产海产品,还遍布着多如牛毛的出口加工小厂。过年聚会,酒席间不免谈及当地出口企业的情况,总的来说,坏消息不少,好消息寥寥。不过,有一位亲戚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蜂蜜厂一直在生产出口产品,效益还不错,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出口“寒流”袭来,为何这家比较“抗冻”?

      大年初四,阴雨绵绵。记者便在亲戚的指引下来到这家位于县城开发区的蜂蜜厂——五六间白色厂房齐整地坐落在道路两旁,空气里弥漫着蜂蜜的甜味。

      老林是蜂蜜厂的董事长,五十岁开外,白净瘦弱。办公桌上摆着一张2005年的出口分析剪报,上面的褶痕显示这张纸已经被看了很多遍,工厂每年的生产经营情况都被整齐地归纳装订好,摆在书橱里。

      据老林介绍,他们厂2008年出口1万多吨蜂产品,价值1500多万美元,差不多有一半的产品是销往欧洲。

      “蜂蜜属于农产品,出口的限制应该挺多的吧?”面对记者的提问,老林颇自豪地回答:“质量是我一手抓的,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企业溯源体系,产品通过了欧盟委员会‘中国农产品和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的评审。”老林嘴里说出了很多记者不熟悉的专业词汇。“总之一句话,质量过硬才是根本。”

      老林表示,工厂的效益一直是不错的,但从去年11月开始出口也明显减少,现在仓库里尚有百余吨库存,“出口的价格也降了,一吨降了300美元,损失显而易见。而且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厂商货款收不回,以前都说欧洲人最讲信用了,现在他们变穷了,都一样。”

      “我觉得蜂蜜出口要到下半年才会好转。主要看欧洲那边对产品的需求情况,毕竟那是我们的大户。”老林对出口的看法透着乐观和自信,“出口这事儿,冷暖自知,欧洲的情况不好我们就开拓新的市场。这不,下周要去印尼谈合同。”

      几天后,记者接到老林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他们蜂蜜厂的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七分之一。

      鄂东农村 “挣了钱盖楼”仍是硬道理

      ⊙本报记者 叶勇   

      

      寒冬腊月里鄂东故乡冷意彻骨,但这丝毫阻挡不住过年的热闹气氛。一位农民戏称:“农民工在外一年省吃俭用挣的钱一半要花在过年里。”不论农民在外打工挣了多少,年一定要过得热闹、丰盛!

      现如今,在丘陵地带的鄂东地区,以一个两千多人的村子为例,由于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有近千名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打工。这些农民工赖以维生的工作多数是泥瓦匠、木匠、漆匠、装修工、机械和模具工人、制衣厂工人、建筑工地小工等等。

      十年之前还被侍弄得很“漂亮”的农村田地,现在大部分已经明显荒芜;过去过年时节的田地上必定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油菜,而这两年春节回去只能看到旷野中零零落落的油菜地。尽管中央惠农政策频出,但对于农民和他们的子女来说,这些年当然是选择去都市打工才能挣得更多。于是乎,在鄂东农民的经济链条的第一环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出外务工,粗略计算,当地每个青壮年劳动力2008年净收入平均在两万元左右,这样算来,一个近千人出外打工的村子,一年能够挣进来两千万元左右的收入,而农业生产则明显失宠,在经济链条中退居边缘。

      打工挣的钱都消费在了何处?根据记者了解,在鄂东农村,“挣了钱盖楼”似乎已成一条定理,继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盖楼潮”之后,第二次“盖楼潮”又在农村80后这一代兴起,不同的是,上次都是盖两层,这次基本都是三层到四层,屋内装修也更加追求与城市看齐。许多家庭积累五六年的打工收入才能盖起楼,并要继续挣更多的钱来装修。盖楼花去了收入的大部分,除此之外,他们会拿出一部分来购置家电、摩托车等。

      对鄂东地区的农民来说,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房是难以找到对象的,“有新楼”似乎已成当地女方孩愿意结婚的前提。另外,很多农民也没有胆识用辛苦钱冒险创业,“盖楼”这个固定资产投资更牢靠。

      一栋装修尚可的新楼花费近15万元,“盖楼潮”拉动了当地水泥、砖瓦、钢材、木材的消费。这两年一个村子每年盖房平均超过60栋,正因如此,农村建材价格一直比较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