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信息披露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保险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3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金融·证券
    赣粤高速
    1732份认股权证行权
    经纪人管理将纳入券商合规体系
    金融机构呼吁加强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海通稳健增值即将到期
    大连促进高新园区
    进入代办转让试点
    上港权证末日惊现超比例持有人
    国联两家服务部获准升级
    湘财9家服务部获准升级
    小县城有大贸易量 期货公司瞄上钢材“福建商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机构呼吁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2009年03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黄金滔 朱先妮
      ⊙本报记者 黄金滔 朱先妮

      

      多位来自银行、券商、创投、信托、交易所等的一线专家日前在深交所举办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座谈会上呼吁,各方应加强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整合各方资源,融合各种金融创新的手段和工具,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真正的“一路通”。

      如何进一步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以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多方的问题。

      联合证券副总裁罗凌直言,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目前都是只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要求、资金的来源是不一样的,银行更多更关注企业财务问题,券商更关注企业规范性及法人治理的问题。他希望,证券交易所能够在券商与银行的项目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和通道,打通这个金融服务链的上中下游。比如,一个企业的发展,先是企业进入相关程序,接着是银行提供直接融资,紧接着券商介入,当然中间可能还有担保交易等环节,最终完成在交易所的挂牌上市。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孟洪涛坦言,尽管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企业的股权融资估值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对银行来说仍是一个挑战,新兴模式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质押在银行进行大额融资。企业银行、中小企业银行、科技信贷、科技信用担保等都需要银行进行实质性探索。

      深圳创新投集团副总裁孙东升表示,新兴产业的上市融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不少突出矛盾。一、新兴产业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难以甄别和现行量化导致上市难;二、新兴产业募集资金投资与传统产业投资有很大差别;三、新兴产业负债率一般较低,轻资产与上市融资的形式矛盾;四、新兴产业运营模式与传统产业的运营模式有较大的差距;五、存在新兴商业模式的中小企业可能很难在现有市场上市的可能;六、传统上市审核时,实际控制人确认标准较为严格,对新兴产业经营管理团队的实际影响,在传统审核当中实际影响考虑不够充分;七、传统上市审核是对公司程序的要求较高;八、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无法按照预测来确定发行市盈率和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有矛盾。    

      有权威人士总结时就如何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提出了五项建议。一、建立一个合理的企业供应体制,需要建立多方参与、间接融资体系和直接融资体系共赢、多方有益的体系;二、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整合包括商业银行、保监机构、创投、保险机构等为主体的金融服务机构资源;另一方面是各种金融创新的手段和工具,包括天使投资、订购贷款、科技保险、科技信贷、信用担保、股权质押、企业上市、债券发行、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和手段的创新,这些元素应该形成一个资源整合。三、这个支撑体系需要形成一个投融资服务的生物链,各种金融要素和金融工具互相搭配,有比较强的互助效果。四、它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活力,才能够针对科技企业的特殊性提供有别于一般性企业和传统企业的金融服务。五、资本市场在体系当中应发挥出导向、杠杆和纽带作用,激活和促进这个体系的形成。整合各种金融资源,集聚创新优势,帮助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当中增强自身的能力,度过经济困境,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