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信息披露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保险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3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王钦敏接受本报专访 透露政协一号提案背后故事
    任若恩:保增长重在保就业、保企业
    全面开展技能培训正当其时
    几乎每个代表委员
    都在谈就业
    政协委员为保就业出谋划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几乎每个代表委员都在谈就业
    2009年03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国栋
      ⊙本报记者 朱国栋

      

      今年两会报道刚开始,记者就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在谈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给失业农民工足够的社会保障、如何吸纳大学生就业……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几乎每个阶层都受到了冲击。但农民工和大学生们无疑受冲击最大,受影响最深。有一位委员感慨地说,不只是委员、代表们关心就业问题,其实整个社会都在谈论就业与失业,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200万大学生的工作岗位无法落实,每一个数字都是那么令人揪心。这位委员说,改革开放30年来,就业问题成为最热门话题之一,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数千万知识青年无法返城或返城后没有工作岗位;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改革的阵痛带来了大量下岗工人。

      让人感动的是,那些企业家委员、代表们,说起就业问题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们认为,提供就业岗位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很少说自己的企业经营艰难甚至亏损,谈得更多的是失业的农民工很苦,没工作的大学生需要更多关怀……

      让人感动的是,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们没有忘记那些失业的农民工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几乎用了一半时间在谈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他建议让农民工们回到家乡的县城,用创业带动就业,把家乡的县城建设成10万-30万的中小城市,享受城市文明和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我们相信,无数的感动会转化成心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