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版
  • B7:特别报道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3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金融·证券
    4分钟成交9亿 谁在决战汇控
    香港证监会确认调查汇控异常交易
    关于增加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为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旗下基金代销机构的公告
    算算年报中的环比数据
    东兴证券净利润增长110%
    广西证监局
    改进和加强上市公司监管
    云南省副省长曹建方:
    多途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算算年报中的环比数据
    2009年03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图1)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年报财务数据的对比项目中,投资者能够清晰看到的,只有同比数据,也就是和去年同期相比的数据,然而却没有出现环比数据(第四季度数据,以及四季度与三季度的数据之比)。同样,在上市公司半年报和季报中也没有列示这一数据。

      事实上,在评估上市公司发展趋势、判断拐点方面,环比数据的敏感性与及时性,都要超过同比数据。因此,投资者需要自己动手计算环比数据。

      

      60日均线与5日均线

      同比与环比都是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其差别在于基期选择的不同,而基期选择不同,会使比较产生不同的效果。

      事物总有两面性,同比、环比各自的优点也决定了各自的局限。同比准确性相对高,但时效性却差,特别在趋势反转时,反应太慢。具体到上市公司,则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同比看,公司发展势头不错,但从环比看,却发现增长势头已经放慢,甚至是零增长或者下降。

      环比的问题在于,由于间隔短,一些短期的波动,暂时的小变化,会影响对大趋势的把握。具体到上市公司,可能有这样的现象:从环比看,虽然增长势头有下降趋势,但却是新产品市场开拓期遇到的正常困难,甚至只是由于财务结算周期的原因,形成正常波动。

      事实上,同比与环比的关系与股票价格均线中60日均线与5日均线的异同很相似(也就是长期均线与短期均线的异同)。各种均线的着眼点不同,各有用处,也各有局限,比较好的方法是组合使用。

      

      连续两个季度

      当然,因为某些企业的经营有季节性,环比的局限性则相对较大,但这不能掩盖其敏感性的优势。比如说,对那些生产经营季节性不明显的上市公司,如果环比出现大幅下滑或增长,就需要引起投资者注意。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环比的局限性,我们引入这样一个概念:从连续两个季度的环节数据看问题。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则可初步判定其经营出现了颓势,这种判断有其内在合理性。因为,极少有公司会由于季节性等客观原因,连续两个季度出现难以避免的下滑。毕竟,两个季度已经长达半年时间,这个时间跨度在很大程度上足以滤平短期波动所造成的,对长期趋势判断形成的干扰。

      我们以2007年第二、第三季度为例。在这两个季度中,业绩连续呈现环比下降的公司只有58家,而第三季度业绩环比下降的公司却多达488家。考察这58家公司,绝大多数都是经营出现颓势,而并非客观性原因。事实上,国际上对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是否进入衰退期的公认判断标准,就是连续两个季度GDP出现环比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考察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表现的有效性。同理,当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个季度业绩出现环比上升,则说明其很有可能走出了衰退期,或者处于加速上扬期。

      

      最近12个月

      环比是对上市公司单季度财务数据的充分利用,而另一个利用单季度财务数据的方法就是:最近12个月。

      大家在看券商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时,有时在财务指标旁会看到这样一个注释:TTM。 TTM (Trailing Twelve Months的缩写)的含义就是最近12个月。

      为什么要引入这样一个概念呢?刚才我们讲过,同比数据的时效性太慢,而季度环比数据的"噪音"又过大,虽然引入了连续两个季度的概念,但时效性上,还是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而TTM的出现,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弥补这个缺憾。

      TTM数据是一个滚动概念,每个季度都会不同。虽然它的起始点会发生变化,但却始终包括有四个不同的季度(1、2、3、4; 2、3、4、1; 3、4、1、2; 4、1、2、3),虽然这四个季度有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的自然年度,但仍然弥补了上市公司季节性的客观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这样一来,相隔两个季度之间的TTM数据比较时,其采样中总会出现3个季度的重合,1个季度不同。正是由于加入了3个重合的季度,则使这种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小波动,进而更加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

      以图1为例,如果单看A上市公司09年第一季度的同比数据,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66.7%,这个数据很可能夸大了上市公司的增长趋势,毕竟09年一季度的环比增长率为零,除非存在如季节性等客观因素,环比增长率为零,至少说明该上市公司的增长趋势已经放缓。但09年一季度环比增长率为零就反映了上市公司经营的真实表现吗?应该说,也不客观。毕竟,纵观5个季度的表现,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上了一个台阶,虽然一季度环比增长率不理想,但很可能处于"平台整理期",尚不能就此得出经营出现颓势的结论。相比较而言,主营业务收入TTM的环比为12%,很可能更加客观。

      TTM数据的第二个好处,是中外公司之间进行比较。在我国,按照规定,所有企业都以自然年度作为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就不同,那里的企业可以相对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年度。一般而言,这些上市公司会将会计年度的起始点,定在经营活动相对平淡的时候,因为此时各项会计数据的变化较小,也便于会计师进行审计。

      由于会计年度不同,在各个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年度数据比较就缺少更加有效的可比性。因此,引入TTM数据,就使各上市公司之间的数据比较更加便利。如果投资者习惯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业上市公司间进行比较,最好使用TTM数据。

      

      注意可比性

      值得提醒的是,无论同比抑或环比,都要考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不是发生过根本性变化。如果存在这种变化,那么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就大大降低了。

      比如说,如果上市公司增加了新股,或者进行了大规模并购,又或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都会使不同期间数据的可比性大大降低。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比较时,务必首先确认上述问题。

      (作者袁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