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4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综合警情指数还在偏冷区间运行
    三大对策建议
    金融市场与证券市场运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综合警情指数还在偏冷区间运行
    2009年04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兆荃
      图4 CPI变动走势
      图5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走势
      图2 综合警情指标冷热状态显示图
      图3 综合警情指数趋势变动图
      图1 1997年以来先行与一致合成指数趋势变动图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2009年2月

      □国家信息中心    上海证券报

      ■2月份,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呈现“两升、八降”的走势,其中,上升的有:贷款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的有:CPI、工业增加值、M1、财政收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发电量、消费品零售额和进出口总额。10个指标中,CPI位于浅蓝灯区,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黄灯区,消费品零售额、贷款总额处于红灯区,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发电量、财政收入、M1、工业企业销售收入6个指标处于过冷区间。

      

      ■2月份,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综合警情指数进入浅蓝灯区中部,表明经济进入趋冷状态。在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外部需求难有明显改变;国内由于库存调整、设备投资调整和房地产调整三重叠加,导致市场自主性投资短期内增长乏力。尽管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企稳的迹象,但未来6-9个月经济仍将难以摆脱低位徘徊的局面。

      一、经济景气指数继续回落,综合警情指数进入浅蓝灯区

      1、一致先行指数降幅收窄、经济景气深度下行。2009年2月,经济景气继续下行,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合成指数已连续16个月回落(见图1),但降幅有所减小。2月份,一致合成指数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和财政收入降幅收窄,当月消费额增速小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升。

      2月份,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继续回落,从2006年12月以来已经连续26个月回落(见图1),但降幅有所收窄。从先行指数的构成指标来看,狭义货币M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钢产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继续下降,但降幅有所减小,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指标则继续小幅反弹。先行指数走势表明,尽管在扩大内需政策刺激下,部分指标出现反弹,但在外部需求不断收缩和内部自主性需求增长乏力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景气在短期内难以摆脱低迷态势。

      2、综合警情指数进入浅蓝灯区中部。2月份,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综合警情指数进入浅蓝灯区中部,表明经济进入趋冷状态。(见图2、图3)。

      2月份,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呈现“两升、八降”的走势,其中,上升的有:贷款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的有:CPI、工业增加值、M1、财政收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发电量、消费品零售额和进出口总额。10个指标中,CPI位于浅蓝灯区,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黄灯区,消费品零售额、贷款总额处于红灯区,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发电量、财政收入、M1、工业企业销售收入6个指标处于过冷区间。

      2008年11月份以来,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加大政府投资、减税、降息和增加货币信贷供应等一系列刺激政策。2009年2月份,政府扩张性调控政策初见成效,M2与信贷大幅增长,投资名义和实际增速有所加快,实际消费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发电量、钢材、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有所回升,房地产交易出现回暖。但由于美、欧、日三大经济体衰退进一步加深,俄罗斯、印度、巴西经济大幅滑坡,中东欧金融动荡加剧,欧洲银行危机初显。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大幅放缓导致国内前两月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出口锐减造成工业增长乏力,工业增加值增速接近7年的低点。目前发电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处于过冷区间,综合警情指数进入趋冷状态。以上分析和监测结果表明:在国际经济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外部需求难有明显改变;国内由于库存调整、设备投资调整和房地产调整三重叠加,导致市场自主性投资短期内增长乏力。尽管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企稳的迹象,但未来6-9个月经济仍将难以摆脱低位徘徊的局面。

      二、主要经济景气指标变动情况

      1、工业生产增速在蓝灯区继续下滑,下降势头有所减弱。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由于2008年为闰年,今年1-2月份天数比去年同期少一天,如果按照可比天数计算,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比去年12月份低0.5个百分点。2月份当月,工业生产增长11%,较去年12月份有较大反弹。不过,2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反弹,存在2008年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于雪灾以及去年春节在2月份,导致去年同期基数偏低的原因。总体来看,工业生产仍处于下滑通道,季节调整后,在蓝灯区继续下探,不过下滑的势头有所收敛。出口下降是工业生产下滑的主因。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7.1%,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且降幅快速扩大。工业产销衔接处于较低水平,重工业产销形势更为严峻。1-2月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97.2%,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产销率分别为98%和96.9%。

      1-2月,轻重工业增速均继续下滑,但轻工业生产形势要好于重工业,轻、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5%和2.7%,按可比天数计算,轻工业增速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重工业继续回落。工业消费品多为生活必需品,存在较强的需求刚性,因此生产增长相对平稳。

      2、发电量同比下降,在蓝灯区跌势趋缓。1-2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3.7%,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5.22%。第二产业用电量降幅较大,1-2月,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88%;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0.19%;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6%。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0.4%,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建材、化工行业用电量分别下降8.7%、16.8%、2.6%和15.3%,合计占工业用电量的44.5%,比重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3、外贸形势进一步恶化,进出口总额增速在蓝灯区大幅下探。1-2 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7.2%。其中出口下降21.1%;进口下降34.2%;贸易顺差438.9 亿美元。分不同月份看,1、2月份出口当月同比降幅由17.5%扩大到25.7%,进口当月同比降幅则由43.1%缩小到24.1%。由于1、2月份当月进口与出口下降趋势出现分化,2月份实现贸易顺差48.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342.6亿美元。季节调整后,进出口总额增速在蓝灯区继续大幅下探。

      考虑到去年闰年和年初雪灾的因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去年1-2月出口增速为年中最低水平(16.8%)。因此,如果剔除季节因素和雪灾因素,那么今年1-2月出口增速可能比目前的实际水平还要低。尤其是去年春节在2月份,去年2月当月基数也较低,今年2月份出口持续下滑的势头可能比实际数据反映出来的更为严峻。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季节调整后在黄灯区小幅攀升。受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影响,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远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比去年同期高2.2 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高0.4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速大幅下降,1-2月份仅同比增长1.0%,比去年全年低19.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的低迷拖累了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如果不考虑房地产投资,则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超过30%。

      5、消费增幅略有回落,稳定在红灯区。由于物价水平显著回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名义增速出现大幅下降,但剔除物价因素,消费实际同比增长15.8%,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高1个百分点。2008年闰年和春节所在月份与今年不同的因素也造成1、2月份当月消费增速出现较大波动。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8.5%和15.6%,季节调整后,消费增速略有回落,稳定在红灯区。

      6、CPI首现负增长,季节调整后降至浅蓝灯区。2月份,CPI由1月份的同比上涨1.0%转为同比下降1.6%,这是自2003年年以来CPI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3%。据2008年各月CPI环比变化率计算2009年的翘尾因素,今年2-11月,CPI翘尾变化均为负值,且2月份负值最大,为-2.5%。在新涨价因素较弱的情况下,CPI于2月份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CPI环比涨幅来看,1月份环比上涨0.9%,2月份环比与上月持平。CPI环比涨幅的变化说明,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受2008年初雪灾和春节在2月份的叠加影响,去年2月份的CPI为2008年全年峰值。因此,春节因素和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使得今年2月份CPI的同比下降水平有所夸大。剔除季节因素后,CPI涨幅维持下降态势,处于浅蓝灯区。从CPI构成看,食品价格下降是导致CPI 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 

      7、M1增速反弹明显,季节调整后处于蓝灯区。2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20.48%,比上月末高1.69个百分点;M1余额同比增长10.87%,比上月末高4.19个百分点;M0余额同比增长8.28%。1-2月份净投放现金923亿元,同比少投放1411亿元。尽管M1增速在2月份出现明显反弹,但目前M1增速仍然偏低。季节调整后,M1增速处于蓝灯区。

      8、贷款猛增,已上升到红灯区。今年前两个月贷款投放延续了去年12月份的迅猛势头,连续两月信贷投放规模都突破万亿元。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年末高5.4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8.44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贷款增速已上升到红灯区。1-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69万亿元,同比多增1.64万亿元。从新增贷款结构看,前两个月的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

      9、财政收入增速在蓝灯区继续下降。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4%。其中,中央本级收入下降20.2%;地方本级收入下降0.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2%。如剔除“春节”放假这一不可比因素的影响,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实际降幅比上月有所扩大。季节调整后,财政收入增速在蓝灯区下行。

      10、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落入蓝灯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季节调整后,落入蓝灯区。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7.3%。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11.7%。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分企业类型看,除私营企业利润略有增长外,其余类型企业利润均出现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