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9 4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吴定富:险企要“主动适应”经济形势变化
    价差20港元 汇丰新股今上市
    2008年银团贷款
    同比增长超五成
    平安高管年薪集体大“跳水”
    保监会规范保险监管
    及从业人员行为准则
    民生银行与邮蓄银行
    签署银团贷款合作协议
    保监会要求八大保险集团排查九大风险
    中行八大措施
    支持台资企业
    财政部新规
    有望增厚上市险企业绩
    计提投资富通浮亏228亿 平安去年微利6.62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计提投资富通浮亏228亿 平安去年微利6.62亿
    2009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尤霏霏 制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平安可能已将权益类资产占比提高至10%以上

      ⊙本报记者 黄蕾

      

      因投资富通巨额浮亏须计提准备金的拖累,原本可以坐收盈利硕果的中国平安,2008年仅实现微利。中国平安4月8日晚间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08年,平安实现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6.62亿元,同比下滑约95.6%,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同比下滑约95.7%。中国平安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08年度末期股息。

      昨日接受本报采访的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细读中国平安年报后不难看出,除自身业务业绩表现优于同业外,中国平安能完成“保盈战”还归功于多个因素。比如,由于平安H股股价下跌,与虚拟期权计划相关的员工成本因此转回22.02亿元。另外,中国平安动用了相关“再保”策略,将其47个传统非分红险于2008年底有效保单的全部自留死亡风险保额进行分出,锁定死差益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由此获得税前收益约23.9亿元。

      

      各业务净利润均下滑

      此一时,彼一时。与2007年各业务全面开花相比,2008年中国平安各业务分部净利润均不同程度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在去年第三季度对投资富通浮亏计提了157亿元后,第四季度中国平安又增加了计提金额,截至去年底,平安为富通已计提了227.9亿元的减值准备,由此也导致平安2008年的净利大幅缩水。由于平安当初投资富通是由平安人寿“出手”,从而导致平安人寿由2007年盈利78.31亿元转为2008年亏损21.34亿元。

      平安旗下的其他子公司中,除寿险由盈转亏外,产险、银行、证券利润也均出现下降。其中,平安产险业务净利润由2007年的14.84亿元大幅减少至2008年的4.08亿元,主要原因是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赔款支出增加,以及股票市场波动引致投资收益减少。

      另外,平安银行业务实现净利润14.44亿元,较2007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打包出售不良资产及拨回诉讼准备金等对2007年的一次性正面影响较大;证券业务实现净利润5.5亿元,较2007年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波动对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以及总投资收益均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的逆境下,中国平安主营业务发展仍然优于同业。被平安“一把手”马明哲视为核心卖点的交叉销售,去年斩获较丰,银行新增信用卡发卡量的50.5%、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14.3%、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业务新增规模的14.9%均来自交叉销售。

      

      权益资产比例降至7.8%

      成也A股,败也A股。2007年在股票市场斩获颇丰的中国平安,2008年却尝到了投资收益下滑的苦涩。

      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的总投资收益由2007年的507.81亿元,下滑至2008年的负79.3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由2007年的14.1%下滑至负1.7%。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国内外股票市场大幅调整的影响。

      从年报中不难发现,为应对股票市场波动,减少投资亏损,中国平安去年一年中对投资组合的资产分配进行了调整,即重固定轻权益。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其总投资资产的比例由2007年12月31日的50.9%增长至2008年12月31日的80.7%,而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资产占比由2007年年底的24.3%下降至2008年年底的7.8%。

      此外,平安净投资收益由2007年的162.68亿元增加15.2%至2008年的187.35亿元,主要原因是固定到期日投资利息收入增加。净投资收益率由2007年的4.5%下降至2008年的4.1%,主要原因是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红收入减少。

      不过,据业内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称,在今年一季度的反弹行情中,中国平安把握住了加仓的机会。截至今年一季度时,其权益类资产占比可能已经提高至10%以上。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其他两家保险上市公司的权益类资产占比相对平安要低些,或仍在10%之下。上述说法并未得到三家公司的证实。

      非资本市场领域,直接投资业务稳步推进。平安在年报中透露,京沪高铁投资为保险资金直投积累了宝贵经验,平安证券直投业务试点资格获证监会批复,目前已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平安财智开展直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