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金融·证券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调查
  • 7:焦点
  • 8:特别报道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特别报道
  • A6:观点·评论
  • A7:股民学校
  • A8:专 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观市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4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基金·观市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基金·观市
    长盛基金总经理助理兼投资总监詹凌蔚——流动性依然是资产配置的风向标
    博时特许价值基金经理陈亮——目前市场估值相对合理
    长城久恒基金经理李硕——市场大幅调整可能性不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长城久恒基金经理李硕——市场大幅调整可能性不大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安仲文 黄金滔
      ⊙本报记者 安仲文 黄金滔

      

      A股市场近期大幅上涨的走势牵动投资者的神经,在当前市场形势下,A股投资更应考虑哪些因素,未来的投资须如何布局?本报记者就此与长城久恒基金经理李硕展开一番交流。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当前市场走势?

      李硕:市场走势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首先,从实体经济角度来讲,我们要关注内需能否切实拉动市场以及外需的恢复情况。从外需方面观察,现在欧美情况比较悲观,所以外需方面难以很快恢复,整个市场的重点就在内需一块,比如政府在一季度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4万亿或者十大行业的振兴计划是否起到实际的效果,这需要观察。从实体经济角度来讲,刚性需求不是一个季度就结束的,也许能维持到二季度的4、5月份,刚性需求因素或许还能继续发挥作用。整体上看,投资者在此时处于一种观望状态,但长期而言比较乐观。这是因为政府的刺激政策力度非常大,速度很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得以放松,我们看到三月份的新增信贷是1.89万亿,而一季度是4.58万亿,这确实是非常惊人的数据。从这个情况来讲,市场要出现大幅的下跌调整可能性不大,毕竟流动性有支撑。所以,我们认为市场可能将继续维持目前趋势,继续等待实体经济的好转。

      记者:基金未来的投资有没有长期的主题?

      李硕:通胀是需要关注的投资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考虑到信贷的力度非常大,可能对我们的投资产生重要的影响。比较好的状态是出现适度通胀,这是数万亿贷款出来之后较好的结局。

      从创投概念来讲,创业板的推出对创投概念带来较好的刺激,由于创投企业业务开展相对顺畅,退出机制更完善,它的业务、利润可能会更多,对持有它股票的企业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不过到目前为止,此类投资机会也都是概念炒作。

      创业板出来之后,我觉得创业板会给基金带来更多的投资标的,这里面有一些初创型的小公司,它的成长性很好,我们就要具有更好的眼力,从中挖掘到成长空间大的公司。因为我们知道,在整个公司发展历程中间,如果公司发展壮大了,谁进入越早,谁获得的回报就越大。但进入越早也意味着可能面临的风险就越大,这是双刃剑。我们也担心,创业板企业规模比中小板的规模更小,市值也更小,小市值的溢价更高,炒作也许更疯狂。从基金投资看,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有前景的股票机会可能并不大。

      记者:您选择投资标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因素是判断的依据?

      李硕:我一直认为投资的利润应当主要来自于所投资公司的成长,而不是通过交易高抛低吸来赚钱,这可以说是我在投资方面最基本的一个观点。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择一些具有长期稳定性,或者说具有长期稳定回报的企业,分享它们的成长。我们承受相应的风险获取相应的回报,体现在我的投资里就意味着较低的换手率。

      通常我们在买入投资标的之前需要对上市公司作非常详尽的分析,包括行业前景以及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公司经营情况、发展战略、管理层情况等等。如果这些因素相对不错,上市公司未来成长空间相对较大;或者说它具有我们满意的、稳定的分红回报,我可能就会乐意持有它。

      但我们买入之后并不指望通过股价和估值的变化来获取差价,而是希望通过公司的经营和公司的成长带来脚踏实地的回报,这是我对投资的理解。因为估值的变化很难判断、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