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金融·证券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调查
  • 7:焦点
  • 8:特别报道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特别报道
  • A6:观点·评论
  • A7:股民学校
  • A8:专 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观市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4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基金·基金投资
    友邦华泰沈涛——货币基金管理的全球视野
    上涨趋势未改 基金维持高仓位
    基本面指数将改变被动投资传统观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本面指数将改变被动投资传统观念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嘉实基金管理公司 杨阳 海通证券研究所 单开佳
      ⊙嘉实基金管理公司 杨阳

      海通证券研究所 单开佳

      

      基本面指数是基于定性研究建立的与价格无关的指数,经典基本面指数所选取的四个指标包括:1.销售额、2.现金流、3.账面价值、4.红利。

      基本面指数的创始者认为以上四个指标客观地代表了以经济规模衡量一个上市公司的主要因素,比如销售额和现金流相对收入和利润包含了更少的主观色彩,这一点对于构造一款指数很重要。同时,在国际市场,基本面指数的四个指标均采用五年均值等方法计算以排除个别可能的短期数据失真和人为因素,这样指标所反应的公司价值会更加客观。

      为了减少单一指标在一段时间内偶然性,基本面指数结合了以上四个单独的指标组成多元化的指数。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四个指标的指数收益比单指标的指数平均收益要高,平均风险要小,对比市值型和单指标指数,其夏普率和信息率在所有单指标中是最好的。所以,在基本面指数编制中以等权重均匀地设定以上四个指标计算权重,没有分红的公司的权重由其他三个指标的均值进行加权而不是采用零分红权重。由这个方法构建的投资组合将准确地代表当前经济,它保持中立,既不偏向增长型公司,也不偏向有价值的公司,整个组合与这些公司的经济规模相关,而不关心估值倍数和价格。

      最初的研究表明基本面指数策略是更好的指数化美国大企业市场的方法,而相同的投资策略应用与其他市场,包括国际市场、小企业市场、新兴市场及纳斯达克市场、所有的结论都表明长期基本面指数绩效要更优越。这个结论并不奇怪,因为资本化权重对被高估的企业赋予过高的权重,而对被低估的企业赋予过低的权重。由于被高估的公司,最终表现不佳;而对被低估的公司的投资比重太小,不能抵消这些损失。这产生了一个绩效拖累。用公司规模的基本面测量构造的一个指数可以有限地消除这种倾向和相关的绩效拖累。在基本面指数中国化的过程中,针对A股的特性我们又对国外的基本面指数构造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合中国市场,在我们研究中也看到基本面指数策略在中国市场同样有效。

      基本面指数的评论家忽视了基本面指数作为另一种价值投资的形式,但也把它比作地球引力,作用于任何地方。虽然我们不认为基本面指数方法仅仅是价值投资的另一种形式,但是我们确实认为它无处不在。事实上,在相对不太有效的市场中,例如小企业股票和新兴市场,基本面指数优势实际上被扩展,甚至消除价值偏差。这些市场相对不够成熟有效性差从而导致了更大的错误定价可能性。当错误定价的频率和范围扩散时,市值加权指数受到一个更大的回报拖累,因为资金更多地被分配到被高估的股票,更少地被分配到被低估的股票。基本面指数优势彻底改变了被动投资的整个观念,即最大潜在回报是来自包含主动管理成分的非有效市场,指数基金不再仅仅是被动地跟踪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