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食品安全法实施在即
    产品责任险受商家热捧
    楼市小阳春 房贷选择题如何做?
    北京二手房组合贷款放开
    四川首只爱心信托成立
    CPI增速三连负 理财安全性第一
    银行理财投资短期主打人民币产品
    汇丰
    首推家庭保障型理财服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理财投资短期主打人民币产品
    2009年05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苹苹
      ⊙本报记者 金苹苹  

      

      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经济尚未出现好转迹象,甲型H1N1流感疫情又突然来袭。突变的各种形势,让投资者对当下的理财投资也颇感迷惘。部分理财专家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银行理财投资仍以“短打”方式为主,且主力品种也是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者如果选择得当,也可以让资产组合里的部分资金表现不错。

      回顾刚过去的4月,外币理财与人民币理财的较量无疑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抗。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理财师方彦向记者介绍,4月初欧洲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先后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25个基点。海外央行一再降息使储蓄类外币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同时,受外币汇率风险上升、全球股市回调影响,挂钩型产品获得较高收益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4月份,外币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1.61%,最低仅0.7%(3个月期),远低于同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在同期市场上,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2.42%,高于基准利率44个基点。外币产品中的唯一亮点是商品货币“澳元”,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2.69%,其收益水平继续领跑外币理财产品。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者可以选择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了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的产品。在未来半个月内,目前在售的产品中信贷类理财产品就有25款,投资者的选择余地应该不小。不过在具体购买的过程中,李要深仍提醒投资者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注意产品的投资期限。目前的理财产品均以短期产品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和投资市场的“阴晴不定”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其次,目前国内对于未来是降息还是加息的预期存在两大阵营。一旦加息,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也必将随之上升,故而长期投资被视为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建议投资者结合手头资金的用途来做好投资期限的配合,以便让资金在一定期限内收益最大化。

      此外,产品的收益率也应成为投资者目前选择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当前,尽管发行的产品类型相似,投资期限也相同,但是不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却很可能区别较大,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时也不能忘了“货比三家”。以投资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的产品为例,目前在售的中国银行的“搏弈BY0905B14D2”产品,14天的投资期限,预期收益为1.55%,就比同期其他类似产品高出不少。而信贷资产类产品中,兴业银行第七期万利宝人民币理财产品,6个月产品的预期收益为3.6%,建设银行的“建行财富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09年第53期,90天的投资期限,预期收益为3.25%,在同类产品中都属于收益中“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