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经济回暖“油”先知 原油上涨趋势确立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有色金属振兴规划出炉 锌价何去何从?
    “东方不亮西方亮” 铜价大幅下跌难出现
    投机资金介入 两大指数双创反弹新高
    原油阶段性反弹有望到70美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机资金介入 两大指数双创反弹新高
    2009年05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施海
      投机资金介入

      两大指数双创反弹新高

      ⊙特约撰稿 施海

      

      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全球市场冲击的减弱,全球金融市场全面上涨;其中股市、商品市场、汇市非美货币出现止跌企稳,持续扬升的态势。其原因在于,全球及中美经济全面好转,吸引大量投机资金积极介入,导致风险投资领域显示繁荣。

      

      风险喜好重新强化

      金融市场的风险喜好和避险需求强弱对比决定股票、商品、非美货币和美元的强弱走势,风险喜好越强,避险需求越弱,则股票、商品、非美货币走强,美元走弱;反之,则股票、商品、非美货币走弱,美元走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持续较长时间,且未有新的恶化迹象产生,可以预期中长期底部逐渐探明,由此引发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强劲反弹,其中5月8日代表全球商品市场的CRB指数大幅上涨,一举创下10月31日高点457.69以来整整7个月新高402.45;5月11日波罗的海散货指数则创下3月11日高点2271以来连续3个月新高2215,反映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已明显减缓,股市和商品市场正展开新一轮涨势。中国吸纳了全球80%的铁矿石原料,中国因素也渐趋强劲,全球投机资金借此重新大举进驻股市和商品期货等风险型投资领域。

      

      中美经济数据好转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3.5,比3月份增加1.1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上升。表明受政府刺激经济政策影响,生产恢复迹象明显。PMI调查对象涉及全国约730家制造业采购经理。2008年10月曾跌破50,2009年3、4月份连续两个月超过50。另外,表示就业情况的从业人员指数时隔7个月恢复到50。4月份新订单指数56.6,比3月份增加2.0个百分点。

      而美国劳工部5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美国4月失业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8.9%,为198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月非农就业人数下降53.9万人,略好于此前预期的下降61万人,3月非农就业人数经修正后为下降69.9万人。

      中美两国经济数据全面好转,分别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减缓趋势受到遏制,美国经济衰退趋势也受到抑制,由此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也对商品市场构成较强支持作用。

      

      短线技术性回调难免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9.6%。经济企稳持续性有待观察,尽管一季度消费、投资增长,但因没有乐观收入增长预期,耐用消费品销售能否持续增长值得怀疑。投资增长主要表现在财政项目上,但是财政项目带动民间投资的效果和乘数效应不容乐观,市场前景没有改观,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或呈此消彼长态势。由于国内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要在淘汰落后产能和发挥存量产能前提下开始新一轮投资。

      从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看,与1、2月份相比,3月份的钢铁产量和发电量等指标没有表现出稳定回升的态势。而人民币币值坚挺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预示着国内通货紧缩依然严重;同时,国内加大对大宗原材料商品进口规模,对商品市场产生偏空压制影响,尤其导致商品市场短线呈现内弱外强背离态势。另外,甲型流感传入国内,引发国内对流感扩散并蔓延的恐慌影响,也对商品市场构成沉重打压作用。

      国内期货市场盘面交易显示,期货价格持续上涨后,面临较为沉重的回调压力,持仓量拓展后,也面临缩减压力,说明空方逢高拦截并沉重打压,引发多头投机资金主动回吐,导致盘面转变为价跌仓减弱势特征。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衰退减缓,投机资金风险偏好强化,避险需求弱化,推动商品市场展开低位强劲反弹行情,但由于国内经济结构中仍以投资增长为主,消费和进出口依然低迷,通货紧缩压力较为沉重,因此商品市场阶段性回升中,仍难以避免短线技术性回调压力,操作上对后市宜持有大涨浅回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