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经济回暖“油”先知 原油上涨趋势确立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有色金属振兴规划出炉 锌价何去何从?
    “东方不亮西方亮” 铜价大幅下跌难出现
    投机资金介入 两大指数双创反弹新高
    原油阶段性反弹有望到70美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回暖“油”先知 原油上涨趋势确立
    2009年05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普氏能源资讯
      郭晨凯 制图
      ⊙特约撰稿 普氏能源资讯

      

      受全球股市推动,基准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延续较早前的涨势,上周末收市水平逼近60美元/桶,是近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供需基本面普遍疲软,原油价格仍持续走高。截至上周五,WTI和布伦特价格分别收报58.63美元/桶和58.14美元/桶。上周五的收盘价水平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油价触底时的35至40美元/桶上涨逾50%。

      至周一亚洲早盘时,市态已略为缓和,WTI成交价下滑至58.27美元/桶,这是市场对隔夜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方面的消息所作出的反应。该消息称,IMF预计中东主要产油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5.4%下降至2.3%,而GDP增长放缓主要是因为石油出口收入减少。IMF中东及中亚部主任Masood Ahmed说:“增长放缓的压力来自石油GDP。”

      普氏高级石油分析师Linda Rafield表示,上周的宏观经济数据暗示,全球经济体(尤其是美国)或已停止收缩,或衰退速度有所放缓,各地股市因而受到提振。

      虽然美国4月失业率达到8.9%的25年高位,但鉴于月度失业总人数实际上已下滑至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人士从中看到希望。4月失业人数为53.9万人,低于3月的69.9万人,这也是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如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部分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即将(在今年内)结束的经济学家预计,失业情况也许会持续到今年底或2010年。

      美国股市对上周美国财政部压力测试结果的反应也出乎意外地良好。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几家主要银行将需要筹集更多资金来抵御当前的经济危机。压力测试结果毫无意外之处,形势更为明朗,这有助于阻止当前市态的恶化。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于今年初实施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已开始取得成效,但效果尚不明显,国家规划机构承认仍有大量工作需待展开。

      然而,从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上周公布的最新每周需求数据来看,石油市场方面则没有那么乐观。美国石油总需求较前一周下降41万桶/日至1801.9万桶/日,为近8年来的最低水平,各成品油需求都录得同比降幅。

      自2008年9月——即全球金融系统的恶化及其所造成的广泛影响开始受到公众审视以来,石油市场一直对需求萎缩的问题极为关切。这是因为此前油价飙涨至近150美元/桶纪录高位主要受需求驱动,而有别于此,上世纪70年代的前一轮大牛市则是受到供应紧张的驱动。对需求面的高度关注已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几乎每月都出现下调修正。事实上,从去年8月至今年3月,国际能源署(IEA)将其对2009年石油需求的预测值削减了不下7次,该预测值从近8800万桶/日调低至约8400万桶/日。上述需求预测下调打击了油价的每一次潜在上涨,并令油价在几个月来保持窄幅波动。

      虽然第二季度通常是每年的需求淡季,但今年的需求下降似乎并非单纯的周期性表现,它更多的是反映了经济基本面走软。然而,虽然上周最新一组数据显示需求疲软,但石油市场却未受该因素的影响。尽管需求进一步萎缩,供应却继续增加。

      截至5月1日一周,美国原油库存上升60.5万桶至3.75258亿桶,库存水平较5年平均值高4658.5万桶,也较去年同期水平高4967.5万桶。市场呈现乐观情绪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标准普尔500 指数在过去两个月内已从近13年的低位反弹262.79点至929.58点,因此交易商现在认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

      但目前的上涨与以往的回升有性质上的区别,当中投机者所起的作用较小,其原因之一无疑是美国和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恢复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纽约商交所期货市场的非商业头寸(主要包括对冲基金)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