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金融·证券
  • 8:专版
  • 9:焦点
  • 10:观点评论
  • 11:时事国内
  • 12:时事海外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5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5月上旬用电量同比下降4.3%
    BDI反弹创年内新高 未来走势取决中国钢市
    专家预计:
    明年我国天然气需求
    将达1100亿立方米
    海南正和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原油涨幅触发调价条件 囤油潮汹涌
    铜进口上月异常激增
    中华煤气计划投50亿
    押宝内地新能源产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铜进口上月异常激增
    2009年05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虞利 实习记者 张牡霞
      ⊙本报记者 徐虞利 实习记者 张牡霞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国内对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再创历史新高,至39.9万吨,较3月环比增长6.6%。1-4月累计进口133.6万吨,同比增长4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处长段绍甫认为,下半年精炼铜的进口增幅可能保持在10%左右。

      段绍甫表示,今年一季度精炼铜进口增加幅度如此之大很不正常,这种大幅增长的情况在今年下半年很难再出现。“5月份是传统的淡季,国内市场对铜的需求应该会有所减少。”他认为,一季度精炼铜进口暴增,主要是因为1月、3月和4月是传统的旺季,另一方面,进口暴增也可以看作是国际库存的转移。

      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昕认为,一季度电解铜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家对电网建设的规划使得国内对铜线杆的需求旺盛,国储收储电解铜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市场对铜的需求。另一方面,上海现货铜价格坚挺,上海、伦敦存在跨市套利空间,这也影响了国内铜的供应情况。

      对于今年进口量的预测,业内人士都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今年我国精炼铜的进口增加幅度可能保持在10%左右。”段绍甫表示,铜的需求是跟着GDP走的,一般需求会略高于GDP增幅。

      马晓昕则预测,今年后三个季度,铜精矿的进口量最多约有4%的增长,粗铜进口量将下降10%左右,废杂铜进口量将下降20%左右。据悉,中国4月废铜进口亦环比增长21.2%至40万吨,缓解了国内的供应紧张。

      马晓昕分析,根据2009年4月智利CESCO年会上的预测,今年因废杂铜短缺而造成的铜需求量将达到50万吨,大部分的短缺发生在中国;国际炒家利用国家收储消息抬高铜价,好比给实际疲软的铜市场注入兴奋剂,使本来供应过剩的铜市场元气大伤,更使铜市场未来的恢复期延长。

      CRU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铜业咨询师石林表示,4月底,我国铜市场由供小于求变成了供给过剩。目前中国的铜产品进口增加主要是基本面在支撑,铜产品进口有三分之二流入铜线企业。而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对中国铜的需求反应总是慢半拍,目前我国铜已经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伦敦市场还认为中国的需求还很大,因此对铜价格比较乐观,而国际市场上剩余的铜将达到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