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6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特别报道
    十年:上海期市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周道炯:
    商品期货不应脱离实体经济
    陈耀先:
    应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
    褚玦海:
    金融中心建设
    助力石油期货
    滕家伟:
    上海天胶交易
    规模“世界第一”
    席志勇:
    首推螺纹钢线材
    符合市场需求
    刘志超:
    提升期货公司专业化中介服务水平
    周正庆:
    加快期市立法条件逐步成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周正庆:加快期市立法条件逐步成熟
    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苗
      中国证监会前主席

      周正庆

      ⊙本报记者 叶苗

      

      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表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逐步摸索出一条比较符合市场发展规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期货市场的法制建设道路。目前,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以证监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以期货交易所和期货业协会自律规则为补充的期货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两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从交易品种,交易规模、参与主体到市场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良好的法律环境为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周正庆表示,在推动期货市场立法中,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第一,立法要具有前瞻性和弹性,确保市场稳定的保障性,既要为发展创新留空间,又要防范空间带来的风险,在创新中监管工作能够跟得上,能够管得住。第二,坚持统一监管体制,美国的多头分管体制在这次危机中暴露问题比较严重,因此一定要坚持统一监管体制,绝不能搞多头分管的局面。第三,要鼓励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严禁搞变相期货。第四,加强对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从法律制度上为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