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研究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6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注意国际热线
    正重返新兴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有望成化解内外失衡钥匙
    盖特纳豪宅贱卖不成改出租
    新通用:道路曲折,前途却未必光明
    世界五强!
    在A股却最不值钱?
    信息披露越充分 市场操纵余地就越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通用:道路曲折,前途却未必光明
    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福重
      大致可以说,美国人开发高新技术的能力是最强的,可是,所有的高新技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变为一般技术,相应的产业也会变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汽车业的发展,也是这个模式。在这个时候,美国的高人工成本,就足以让它失去当初的比较优势。所以,美国彻底放弃汽车业,并非不可想像,没有了汽车业的美国,也许更强大。

      王福重

      有两个原因,造成了通用今日的难堪局面:

      第一,拒绝变革。通用曾经彪炳史册,被认为是美国的标志之一。按照我们的说法,通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要是在我们这里,肯定受到政府的亲切关怀,获得一大堆的奖状、锦旗什么的。

      传统越是深厚,变革就越艰难,通用也未能摆脱这个窠臼。通用在早期执美国汽车业之牛耳,占据美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所以,很容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飘飘然起来。

      看一下通用的历史就知道,它过去是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问题是,为什么今天的通用不再去创新,主动适应市场,适应消费者了呢?要知道,通用不是垄断企业,消费者也是它的上帝。

      在通用人看来,通用就是汽车,汽车就是通用。这个根深蒂固的偏见,通用人至今恋恋不舍。当日本、德国,以及后来的中国,谦虚地学习美国人,生产出质量绝不亚于美国质量的汽车时,通用不为所动,不觉得是任何威胁,而仍旧固执地认为,汽车业的发展的方向盘,仍然稳稳地操控在他们手里。

      当丰田,生产出更节油、更环保的汽车时,通用们的傲慢还是一点没减,理由似乎很充分:美国人用得起!对于这一汽车业意义重大的新趋势,继续视而不见,也许觉得不过雕虫小技。

      确实,长期以来,美国在全世界为其消费者找油,养成了大手大脚用油的习惯。再说,油价高,不过是美元贬值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再高,又奈我何?!所以,在通用看来,大排量汽车,永远是美国人的最爱,舍此,就称不上真正的汽车。

      傲慢不是通用独有的毛病,福特刚开始时,也是牛气十足。福特车一律是黑色的,当消费者写信,要求生产其他颜色的车时,福特的回答是:要就是黑色的,不要就拉倒!不过福特后来还是在市场压力下低头了。通用可能比福特更固执些。可是,通用的傲慢,并不代表美国普通老百姓的偏好,更不代表世界的趋势。节能车,成为主流的趋势,不是通用的固执阻挡得了的。就是美国的普通老百姓,也还是希望开上新潮、省油的车,特别是年轻人。

      金融危机后,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恶化,通用过时的理念暴露无遗。通用的下场再次证明,没有倒不了的企业,不管自认为多了不起。只要你漠视市场变化,拒绝变革,必将遭到市场的抛弃。

      第二,人工成本过高。

      车不好,价格低也会有市场,可是,通用汽车的价格下不来,很简单,成本太高,特别是人工成本。长期以来,通用为其员工提供高水平的社保和医疗保险福利,工资加上保险,通用工人的每小时成本高达70美元。

      创新需要大笔投入。当通用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公司已经开始赔钱了,要想创新,生产市场需要的汽车,只能削减人工成本。可是,所有创新举动,都要得到工会的首肯,因为工会是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新通用也是如此)。想要降低工人的待遇来开发新产品,革自己的命,何其困难!除非让工人下岗。但加上经销商等上下游企业,通用的员工有400万。在金融危机下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时候,再让这么多人失业,是美国政府无法承受之重。换句话说,通用绑架了奥巴马政府。政府没有办法,只得给通用注资,被迫成为大股东。

      即使通过破产保护程序,重组瘦身成功,也不能说从此就高枕无忧。首先取决于,通用能否生产出有竞争力的新汽车,重新夺回市场。

      除了能否真的改变一贯的傲慢,放下身价,是个未知数外,通用,甚至整个美国汽车业,是否还具备当初那么高的创新能力,也值得怀疑。最近20年来,不能说美国人在汽车领域的创新能力,跟日本、欧洲比,还有任何优势。所以,似乎也没有理由认定,资产重组之后的新通用,像变戏法似的,立即就长出这个本事。比如,新能源汽车的较量中,美国汽车业就没有过人之处。

      成功还取决于,人工成本能否降下来。这一点,至为关键,可是照样不能肯定。

      美国人发明了电视和笔记本,而且能生产世界上最好的电视和笔记本,这是他们的“民族产品”,现在却完全放弃了,原因就是失去了比较优势。这种放弃是主动的放弃,因为美国人用新的、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替代了电视和笔记本产业。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没有了电视,才有了后来的辉瑞制药和微软公司,毕竟一个国家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都是有限的。

      大致可以说,美国人开发高新技术的能力是最强的,可是,所有的高新技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变为一般技术,相应的产业,也会变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汽车业的发展,也是这个模式。在这个时候,美国的高人工成本,就足以让它失去当初的比较优势。不但汽车,美国的制造业,除了大型飞机,都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美国彻底放弃汽车业,并非不可想像,没有了汽车业的美国,也许更强大。

      在这个意义上,奥巴马也好,通用的债权人也好,都在进行一场赌博。新通用依然命运未卜,纳税人的钱可能会打水漂。

      一切都得走着瞧。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