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上市公司
  • 7:金融·调查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版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理财
    IPO需要市场稳定 三千三之下不惧调整
    中国经济或已进入“投资性滞胀”
    周边尚未转强
    A股变数加大
    经济好转了,缘何市场却犹豫了
    cnstock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经济或已进入“投资性滞胀”
    2009年06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岩石
      ⊙金岩石

      

      世界银行最新的预测是:经济还有下行风险,未来走势不容乐观。股市为何会又强势上升呢?业内多数人的观点是:因为全球经济都“不差钱”,通货膨胀表现为资产价格膨胀。货币发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用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通货膨胀浮出水面之后,资产价格膨胀是否会消失呢?

      经济学界最负盛名的华裔经济学家邹至庄教授在他的博客中,用货币学派的公式(Mv=PY)解读中国的通货膨胀,说明从超额货币发行到通货膨胀浮现有2-3年的时间滞后,如果在这2-3年中,实际产出由于超额货币的刺激而提高了,超额货币就会自行消化在新增产出之中。这个公式支持了凯恩斯的适度通胀理论,也提出了“适度”的衡量标准,即预期的实际产出。如果把8%的增长目标设定为预期产出的下限,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12%设定为上限,广义货币(M2)的适度增长区间应为8-12%。即使再把政府投资也设定为预期产出,连续数月25%以上的货币增长也超过了“适度”的标准,结论是:通货膨胀已经事实上存在了。

      超额货币流入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流向消费物价指数“篮子”里的商品,必然引发令人担忧的恶性通货膨胀。但是在现代宏观经济中,超额货币还有另外两个流向:一是流入国际商品市场,二是流入资产交易市场。

      流入国际市场的货币不仅不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反而会置换实体经济的商品或生产资料进入本土经济,等于增加了本土经济的实际产出。所以,每流出一个货币单位就能消化两个单位的超额货币。从这个角度看货币输出,超额货币和预期产出之间就增加了一个新变量。流入资产交易市场的货币会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但资产溢价通常不会被视为通货膨胀,反而会放大财富效应,使超额货币消化在资产价格膨胀之中。资产溢价越高,对超额货币的吸收量就越大,资产泡沫就成为投资人挥之不去的身影。从这个角度看投资品市场,超额货币和预期产出之间也增加了一个新变量。

      在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公式中加入上述两个新变量,就解读了国际化和证券化的内在驱动,说明通货膨胀可以“潜伏”在国际市场和投资市场之中。目前中国经济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三高”:高通胀驱动高成长解决高失业。上世纪80年代的“高”增长不过是“保四争五”,即经济增长4-5%,现在却不能容忍低于8%的经济增长速度。原因是城市化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就业压力因此逐年上升,经济增长中的“基数”也就逐渐提高了。久而久之,以超额货币发行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模式逐渐形成,通货膨胀就成为“三高”之一,与中国经济的高成长和高失业如影随形。超额货币的发行虽可解燃眉之急,却是覆水难收,积重难返,这就需要有容纳超额货币的市场——于是先有出口,后有股市,再有房地产,这三个领域相继成为吸纳超额货币的蓄水池,掩盖了长期存在的高通胀。

      出口、股市、房市共同构成为超额货币的三大蓄水池,在出口急剧下降的现阶段,股市和房市还要分摊原来由出口所承担的货币份额,从而使超额货币驱动股市和房市在互动中走高。所以我在年初讲:“上半年买股,下半年买房”。现在看来,股市房市的“通货膨胀”比预期来得更生猛,预计还将在互动中持续走高。资产交易市场中的“通货膨胀”是在实体经济下滑时发生的,这是一种新型的滞胀,可定义为“投资性滞胀”,即实体经济增长的停滞与资产价格的膨胀。这种新型滞胀与CPI代表的通货紧缩并存,因为超额货币的发行会在通货紧缩时加速,从而在投资市场中演绎了一个新的“三高”:高通胀驱动高股价带动高房价。和实体经济中的“三高”不同,这是虚拟经济中新的“三高”,但源头都是超额货币的发行即高通胀。

      “投资性滞胀”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以CPI衡量的通货紧缩为前提的,因为CPI代表的通货膨胀一旦浮出水面,超额货币的发行速度必然下降,政府的货币政策将逐渐收紧,资产交易市场中的“通货膨胀”就会相对弱化。换句话说,在以CPI代表的通货膨胀浮出水面之时,如果实体经济的增长依然迟滞,不能支持高股价和高房价,股市和房市的非理性繁荣就会结束。有些学者说“通胀无牛市”,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