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研究
  • B7:财经人物
  • B8:广告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7 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指数基金
    今年爱你没商量
    经济企稳后,下一步着力点还看房地产
    危机并未逆转综合经营长期趋势
    铁矿石谈判,我们到底“哽”在哪里?
    适度通胀
    可解经济复苏之需
    美国国债遭30年来最大半年跌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适度通胀可解经济复苏之需
    2009年07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波翀
      ⊙陈波翀

      

      一般来讲,通胀的起源可以是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也可能是通胀预期所致。前者表明通胀已经发生,或者正在经历通胀。后者则是通胀的前兆,或者说市场对于可能出现的通胀的一种逆向选择。问题在于,全球经济尚未复苏之前,通胀真的要来了么?

      虽然现有的宏观经济数据,并不能支撑当前的通胀判断。但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步入通胀的可能性较大,所谓的通胀预期正在形成。在美元贬值和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通胀从预期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从通胀的类型来讲,顶多可以定义为成本推动型。因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霾下,不可能出现需求拉动型的通胀,那至少也要等到经济显著复苏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纵观历次经济危机,典型特征就是有效需求的萎缩,因此才有了产能过剩及去库存化。有数据显示,全球一季度贸易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意味着需求正被金融危机所吞噬。

      而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然是必需的。第一,不难理解,经济复苏显然不能建立在通缩的基础之上。众所周知,通缩是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基于对通缩的担忧,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才纷纷采取诸如“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果说宏观经济确定要走向复苏,那么通缩是必须消灭和战胜的,这也意味着,相对于通缩阶段,复苏的过程必然会伴随一定的通胀。

      第二,经济复苏面临从去库存化到再库存化的过程,再库存化往往发生在通胀的初期。去库存化对应的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产能过剩的一个消化过程,供需平衡被打破,导致了物价水平走低。而再库存化的前提条件,即是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期,预期建立的基础是下游或终端需求的企稳回升。而去库存化接近尾声之后,产能基本与市场需求达成平衡,在此基础上的再库存化,也就成为了通胀的成因或导火索。

      第三,适度通胀也是对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反映,从而成为经济复苏的先行回暖指标。如果说管理层要关注保增长政策的成效,那么就不得不关注CPI、PPI等物价水平指标。一旦物价水平企稳回升,那么至少可以表明货币层面的刺激或投资的拉动等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所以也可以说,适度通胀是经济复苏的先决条件。

      因此,对于当前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预期,笔者以为不必过分担忧,完全可以将此视作是经济复苏的一个必经阶段。上述通胀预期,也从侧面验证了经济复苏的进程。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不是通胀的原因,而是通胀可能带来的经济向好结果。

      (作者系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