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信息披露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观点评论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7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时隔半年 国内铜冶炼加工费暴跌近七成
    中国稀土拟投2亿
    开发高科稀土物料
    韩国未来五年绿色能源
    拟投资845亿美元
    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1.5亿
    在华设首个技术与客户中心
    中国立案调查甲醇倾销 沙特企业本周来华“公关”
    全球新船订单重上百万吨 我独占逾八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时隔半年 国内铜冶炼加工费暴跌近七成
    2009年07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虞利
      ⊙本报记者 徐虞利

      

      时隔仅半年,由于对铜精矿需求强劲,国内铜冶炼企业加工费(TC/RC)现货市场暴跌。昨日,大型铜冶炼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加工费从年初的90美元/吨、9美分/镑下跌到目前的25美元/吨及2.5美分/镑,如果纯粹从国外购入铜精矿现货生产,肯定是赔本生意。

      所谓铜冶炼加工费,是铜精矿价格相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的折让,由矿业企业向炼铜企业支付,用于将铜精矿加工成精炼铜。

      由于年初对原料需求不振,铜冶炼加工费市场一路走高,因此,中国铜企与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签订的年度长期协议加工费最终锁定为75美元/吨和7.5美分/镑这一比较理想的结果。但随着中国出台刺激经济措施的作用显现,以及对国内铜产品的收储,国内铜价迅速反弹,价格维持在4万元/吨上下。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企业与海外矿山签订的长单合同比例并不高,占中国进口铜精矿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由于年初现货加工费居高不下,冶炼企业更多希望在现货市场取得较高加工费收益。“现在的问题是产能扩张太快,有些企业拿这么低的加工费还在大量生产,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

      分析师认为,由于国内铜价较高刺激企业生产积极性,产能闲置的折旧等各种费用和产能利用率达到一定比例所产生的边际效益是企业重点考虑的,往往后者的效益更好于前者。如果公司长单合同比例较大,盈利形势会较好,情况反之则堪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大企业扩建项目不少,扩建投产的项目也较多,加上海外主要矿山铜精矿品位下降,年初一批中小矿山停产,使得供应出现紧张的局面。

      据悉,5月份国内重点20户铜冶炼企业盈利8.41亿元,前5月盈利20.62亿元,为有色金属行业盈利形势最好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4个月的铜精矿进口量为190万吨,同比增长3%,且4月进口量创历史第二高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企业在以更低的加工费采购未来几个月交货的铜精矿,而且采购量不小。

      但五矿集团人士告诉记者,“三季度铜价可能向下调整,因全球除中国外市场需求没有改观,而欧美夏天假期到来是消费的传统淡季,国内企业应引起重视。”

      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人士认为,如果持续低迷的加工费市场在四季度得不到改观,很可能影响中国企业明年的加工费长协价格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