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板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7:信息披露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7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经济前景再度模糊
    油价高位震荡
    G8峰会在即 大宗商品等待美元“变脸”
    铜价迈入传统消费淡季 历史能否重演?
    伦敦铜有望进入“库存增加期”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铜价迈入传统消费淡季 历史能否重演?
    2009年07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陆承红
      ⊙特约撰稿 陆承红

      

      随着原油价格的见顶回落,美元短期内失去继续下跌的动力,大宗商品纷纷显现调整态势。本次调整起源于风险投资资金对于上半年的涨幅进行泡沫的挤压。由于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太过强烈,上半年的商品价格显现一定的泡沫。但是随着最近的一系列数据的公布,投资者的担忧情绪重新浮出水面。

      相比原油或者农产品,铜价在6月中旬大幅调整展开反弹后,近期调整幅度则相对较小,这一切均得益于伦敦库存的连续下降。但是最近库存下降的趋势有所改变,伦敦库存连续两天出现增加。从中国目前的进口环境来看,中国的大量进口最多维持到7月份,将出现停滞。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是亚洲地区,美洲地区以及欧洲地区均出现库存的上升,这个趋势有可能延续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将取决于现货商以及投机者在现货市场的博弈。

      从技术形态上,原油价格在6月下旬得到30天均线支撑后再破此均线,并直接下行到60天均线。一旦走平的60天均线无法支撑油价并阻挡其反弹,那么受此影响,铜价也将下行去寻求4800一带的60天均线的支撑。而后市的发展将受到库存变化的指引。

      3年来,国内夏季进口铜环境出现了连续“克隆”。由于内外价差的大幅扭曲,理论上进口铜将出现6000元/吨以上的亏损,受阻于严酷的进口环境,进口商在下半年几乎无所事事。每年夏季,铜市的反套交易者均获得高额收益。今年的形势是否依旧?影响进口环境的主要关键,当然是国内库存的多寡导致现货价格的疲软与否。

      铜材产量增长率在经历年初的衰退之后,3至5月份的铜材产量均达到80万吨以上,这使得4月起铜材产量增长率再次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由于上述指标是累计同比增长率,因此这表明今年的精铜消费量也将有不小的增幅。2009年1至5月铜材产量345万吨,较上年同期的298万吨大增47万吨,即使按照65%的精铜使用率,1至5月就需要30万吨的精铜新增供应量来予以弥补。同时由于2009年初的废铜供应受阻,因此铜材生产商原先的废铜替代量也需要精铜来弥补。今年1至5月少进口了100万吨废铜,粗略估算,按照25%的折率,约为30万吨。也就是说支撑今年1至5月的铜材产量多消耗60万吨精铜。

      今年1至5月精铜产量160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49万吨增加了11万吨。今年1至5月进口了大量精铜,达到140万吨,这比去年同期的61万吨增加了79万吨。这表明中国1至5月的精铜新增供应量为90万吨。

      新增的供需相比,供应多出30万吨。众所周知,国家储备局的大量收储占据了进口铜增量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众多终端消费商出现一定的补库行为,而大量的流通商手中也广泛持有一定的金属量。因此经过多方的虚拟消化,显性库存增加并不明显。

      目前,虽然上海库存也处于增加过程中,但是近月合约却显现出升水状态,现货的升水也比较稳定,这表明库存持有者并未出现大肆的抛售,或者说他们的现货压力并不重。进口铜的理论亏损值维持在500元左右。从这个现象来看,出现往年进口铜巨亏的可能性很小。

      传统的消费淡季来临,关注未来进口铜的数量,库存压力的大小最终仍将是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