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板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7:信息披露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7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晕轮效应”
    与“选择性失明”——有关通胀预期的几点思考之三
    治理经济回暖中的旧伤新病刻不容缓
    IMF史无前例发债
    凸现特殊问题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
    有必要单独推出规范
    全球经济太过脆弱的复苏
    基金经理的健康炸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经济太过脆弱的复苏
    2009年07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俊辰
      这次全球经济的“复苏”,似乎更像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持久的衰退和复苏过程。难怪在描述上次经济衰退时曾自创“浴缸形”经济一词的英国广告大亨马丁·索罗爵士,将这次经济衰退描述为“L形”。其实,受灾最为严重的将是各国的消费者。消费者因为不断的借贷而陷入了窘境,可现在消费者又被要求通过借贷和消费来促使局面得到改善!

      李俊辰

      当食欲太强而暴饮暴食之际,消化不良就会成为下一步痛苦的结局。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RTS 6月下降了21%,巴西Bovespa指数也下降了9%。

      似乎从这一段的经济表现来看,经济类似于“V形”复苏。回顾历史,在1972年6月和1975年1月之间,英国富时指数从228点下降到62点,但是仅在6个月之内,其又回到了154点的位置。2003年,伦敦的股市走势令投资人非常满意,但是,这个好景并未能持续一年。

      对今年的全球经济渐渐开始的复苏趋势,很多人的态度仍然是保持怀疑。 英国金融投资商会的统计表明,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各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及动力都需要全面整合、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达成新的全球分工和利益共享。而这种调整与磨合需要一个过程,非此即彼的“V形”复苏思维,显然不符合经济复苏的基本要求和客观存在。

      世界银行不久前发布的《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制定全球复苏路线图》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时代,要求对金融体系实行更加严格有效的监管。继2007年增长8.1%,2008年增长5.9%之后,预计发展中国家今年仅能增长1.2%。在不包括中国和印度的情况下,其他发展中国家的GDP预计将下降1.6%,持续的失业,将使更多人陷入贫困。全球增长预计也将呈现负值, 2009年全球GDP预计将收缩2.9%。全球GDP增长预计在2010年将回升至2%,2011年达3.2%。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计2010年达4.4%,2011年5.7%。但报告表示,尽管2010年经济将逐渐复苏,但与发生危机前的强劲表现相比,经济表现依旧乏力。

      报告还指出,全球经济动荡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具有显著影响。去年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净流入从2007年的1.2万亿美元降至7070亿美元,而今年国际资本流量预计将进一步降至3630亿美元。报告还预计,由于投资下降以及出口和工业生产骤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今年的增长预测为5%,尽管若干东亚国家预计将会出现GDP下降,但受中国巨额财政刺激和发达国家出口需求适度恢复影响,全地区的经济复苏预计将会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0年。当然,复苏将会是逐渐的,2010年东亚地区的GDP增长预测为6.6%,2011年预测为7.8%。

      至于欧洲,欧盟统计局6月中旬公布的数据表明,欧元区就业人数已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今年一季度又下降0.8%,较上年同期下降1.2%,创下1995年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 4月份欧盟27个成员国的总体工业产值再度下滑,较3月份下降1.9%,较上年同期锐减21.6%。欧盟统计局称,这一降幅创下1990年1月开始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欧洲央行因此预计,欧元区经济的不断衰退,将弱化其紧张的银行体系;而金融行业的进一步走软,又将阻止欧元区经济在明年中期前实现增长,如此恶性循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世人恐怕还没有看到危机结束的曙光。

      从美国陆续传来一些利好消息,比如消费信心有了恢复、经济下滑速度有所放缓等,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踏实。因为这些消息无法回答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就业率靠什么来提升、消费恢复的动力是什么这三个基本面问题。7月2日,美国7家银行倒闭,致使今年以来倒闭的银行数量上升至52家,是去年全年倒闭数量25家的两倍还多,而2007年全年美国仅有3家银行倒闭。这又让美国存款保险基金多支出3.143亿美元。试问,一个没有金融信贷支持的实体经济能够脱离信贷资源萎缩而独立复苏么?

      目前,失业率高涨、债券回报不明朗、商品消费疲软、消费债务高企、公司发行新股无人问津,这些都不利于信贷市场的复苏。最近英国房产的一些利好隐约让人们看到了某种希望,但英国房价已超越其历史记录太多,贷款越来越难,故而没有人可以有任何理论可以证明房价还有上升空间。

      如果说3月、4月的富时指数有某种V形复苏征兆的话,那么再往前看,这次“复苏”,似乎更像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持久的衰退和复苏过程。英国广告大亨马丁·索罗爵士在描述上次经济衰退时曾自创“浴缸形”经济一词而名声大震,不过,马丁·索罗爵士将这次经济衰退描述为“L形”。他更不看好西欧的未来,而且明言对北美的未来也只有一点信心。其实,受灾最为严重的将是各国的消费者。消费者因为不断的借贷而让自己陷入了窘境,可矛盾的是,现在消费者又被要求通过借贷和消费来促使局面得到改善。(作者系英国华人青年联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