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广告
  • 4:财经要闻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公司调查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观点评论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7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区域震荡 投资风格出现短暂转移
    挂单全撤之细节分析
    短线依然有向上动力
    短期股指上行压力有所增大
    从今天起,关注新能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区域震荡 投资风格出现短暂转移
    2009年07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近期重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时的市场特征,上证指数再度陷入指数走势的弱势中,这与本轮行情的估值结构阶段性变化相吻合,短期内交易性机会正在向中小市值成长股以及估值补涨群体倾斜。

      ⊙张德良

      

      估值中枢不断上移

      最近,市场热炒的对象再度转移,观察上证指数与深市系列指数间的区别就能掌握这种变化。上证指数基本上围绕3100点剧烈震荡,深成指、深综指,特别是中小板指或中小板综指迭创新高,且有加速上涨的趋势,这种指数间的差距实际上也反映出目前热点结构间的变化。上证指数反映了大市值权重股(金融、地产、石油、石化、钢铁)的动向,而深市基本上为中低市值群体,分析中小板个股的走势,会发现自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已处于开始上台阶的关键时期。

      中小板是本轮行情的第一轮领涨群体,如东方雨虹、川大智胜、智光电气等,上证指数跌至1664点时,它们率先启动并创出上市以来新高,之所以率先启动,动力源于估值上的优势,经过5至6个月的持续上涨,估值水平因相对“高估”而步入区域震荡调整。与此同时,也因为相对估值上的优势,大市值群体(银行、地产、煤炭)从5月份开始,借经济复苏预期全线启动,至目前,市净率已由底部区域的2倍迅速回升至3.4倍左右。在相对较高的估值水平之下,A股市场面临方向性抉择,方向只有两种,一是股价直接向下调整,化解泡沫;二是股价拒绝调整,横盘震荡,期待公司盈利增长来化解泡沫。

      显而易见,在当前流通性仍然十分充裕且经济复苏预期日益明朗的背景下,市场更偏向于后者。与历史估值比较,目前30倍左右的PE水平相当于历史波动区域的中轴位,特别是以银行、地产、煤炭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类品种明显受益于经济复苏,成为各大机构投资者普遍持有的对象,只要成长的预期不变,市场不会迅速由多转空。问题是,一轮快速上涨之后,获利筹码与历史套牢盘制约股价短期内继续大幅上台阶。相比之下,经过2至3个月调整的中小板、新能源等成长题材股在市场估值整体上移之后,偏高的相对估值有所缩小,基于突出的成长想象力,短线资金自然会转向它们。

      概括而言,中短期内大盘将进入这样的状态——指数型品种因相对估值及获利盘的双重压力转入休整期,而调整了一段时间的中小市值品种因相对估值心理比较而形成新的炒作空间,但从整体看,都明显受制于绝对估值水平。从指数看,中小板指数、深成指将继续创新高,上证指数则处于被动创新高的格局,中短期内可供拓展的绝对空间有限。更多的可能是,至7月底整体呈宽幅震荡的格局(2800点—3800点),当然,中长期趋势仍然没有发生改变,距中期看淡拐点的出现还有相当一段时间。

      

      关注公司成长拐点

      当前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日益明确,投资者信心也在持续上升,此时,那些成长拐点刚刚形成的品种或行业具有更大的股价上涨爆发力,如近期钢铁板块的上涨就十分典型,类似的机会还会不断被市场挖掘。

      这可以从经济复苏过程中行业受益的次序上进行寻找。伴随着经济的复苏,下一步受益的应该是交通运输类(港口、机场、运输、高速公路),到电力能源,再到出口型制造业以及其他消费服务业。如中国远洋直接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近期已走出整理平台。与其类似,受益于复苏与整合重组的天津港集团为了避免同业竞争拟实现整体上市,考虑到煤炭需求的上升,承担动力煤炭运输的大秦铁路也将受益于运量上升,出口型优势企业也值得关注。当然,这种经济复苏型的受益次序只是市场的一种预期,与实体经济的实际复苏时间是有明显差距的,换言之,股价快速上涨后往往会出现一次快速调整。

      同样,经济复苏的行业受益次序会进一步延伸至行业内部,如房地产市场先由住房开始,预期商业地产也会渐渐升温,因此,一些拥有较多商业资产的房地产公司也面临估值提升的机会。煤炭行业中,伴随着钢铁产能利用率的上升,焦煤股股价的弹性也值得关注。

      在估值结构整体上移之后,原来处于相对高估值位置的食品饮料、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板块已再度形成动力,其最大的优势可以通过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快速回升来填补高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