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8 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美国原糖高歌猛进 剑指30年前高点
    PVC期货交易规模增长迅速 日均成交量达13.1万手
    2009领航中国期货大赛颁奖
    专家建议应增加黄金储备
    期金高位震荡 新兴市场表现活跃
    无视外盘强势 豆类全线下跌 专家表示并未见顶
    美元跌势依旧 商品牛市恐难终结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元跌势依旧 商品牛市恐难终结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施海
      ⊙特约撰稿 施海

      

      近阶段,美元阶段性贬值与商品阶段性上涨成为全球金融资本市场的重要因果关系。代表全球商品价格的CRB指数自7月8日低点381.93大幅上涨至8月5日高点428.81,累计涨幅达到12.27%,而美元指数则自7月8日高点80.89下跌至8月5日低点77.44,累计跌幅为4.27%,并创下去年9月29日低点77.1以来10多个月的新低。

      对比CRB涨幅和美元在同阶段的涨跌幅,不难推测,目前美元与商品之间的负相关性已超过-33%,由此分析认为,美元贬值已成为商品市场扬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结算和支付货币,对商品市场运行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美元与商品的负相关关系长期存在,已成为商品市场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元指数与商品负相关,美元上涨,则商品下跌;美元下跌,则商品上涨。

      长期以来,美元在资本市场始终吸引着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美元的变化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作为全球经济运行中的支付手段以及在结算体系中可对商品产生不可忽视影响的货币,美元成为市场金融属性的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更成为共识。在国际贸易中参与物流的商品几乎都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的自身变化对商品无时无刻不施加影响,成为商品金融属性的标志。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建立,使得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美国经济的兴衰明显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

      前期全球及美国经济衰退之际,美元避险价值显现,投机资金积极沽空商品等高风险资产,换回美元,引发美元阶段性上升,而目前全球及美国经济临近底部之际,美元避险价值消退,风险偏好强化,投机资金积极买入商品等高风险资产,卖出美元,引发美元阶段性回落。

      美国2009年第二季度GDP数据显示,其经济经衰退已经接近尾声,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4至6月GDP年化季率下降1.0%,较预期值好,美国GDP数据有可能转为正增长。由于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行将结束,全球投机资金避险需求显著弱化,美元自2008年8月以来上涨的理由逐渐消失,展开中期下跌行情。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逐渐转好,但经济复苏主要依赖政策刺激所致,而不非经济内部因素自然由减转增,因此经济复苏过程难免出现反复。由此判断,美联储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依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立即启动加息进程,至少在2009年底之前美联储不会加息。美元基准利率和收益率会相当长时间维持在低位,因此美元缺乏大幅回升所必需的利率条件。

      国内方面,由于人民币与美元基本维持在6.83一线窄幅区间横向收敛整理,中长期人民币兑美元还将缓慢升值,因此,短期内美元贬值引发全球商品市场上涨,必然导致国内商品市场联动走强,而中长期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缓慢升值,国内商品市场走势可能稍微弱于全球商品市场走势,尽管如此,局部内弱外强仍难以改变商品市场整体阶段性回升格局。

      中长期观察,全球虚拟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将带动实体经济联动复苏,美元贬值也将由于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逐渐转变为紧缩货币政策,而逆转为升值,商品上涨也将由货币贬值、投机需求增长推动,转变为消费需求增长推动,而期间不排除还伴随虚拟经济由于实体经济依然低迷而回归后者,引发商品市场阶段性回落的过程,毕竟,全球经济由衰退转变为复苏需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由于全球经济临近底部,投机资金风险偏好强化,引发美元阶段性贬值,并推动商品市场阶段性回升,后市商品涨势还将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