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中国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8:书评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9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中国
    “地王”喧嚣声声 京沪成交量悄然回落
    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产能过剩的条件下
    CPI也会上涨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着力重大项目库建设
    三部委安排中小商贸企业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费补助
    巴西对中国鞋类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中银航空租赁与国泰航空签署六架飞机购机回租业务合同
    上海北外滩建航运服务集聚区
    土地市场泛“泡沫” 开发商“曲线拿地”
    李嘉诚李兆基旗下地产公司
    “报名”国际板
    深圳清理出735宗已批未建土地 收回土地使用权39宗
    海内外新能源企业无锡“打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地王”喧嚣声声 京沪成交量悄然回落
    2009年09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北京的一场土地拍卖会上,一参与竞拍的房产商在众人注目下频频举牌
      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显露“降温”迹象,久违的“降价促销”也重回市场。不过,一线城市正上演的地价飙涨、争夺“地王”的场面又让普通购房人心悬:购房者期盼房价理性回落,开发商意在赌涨未来。

      ⊙综合新华社报道 ○编辑 邱江

      一线城市房市疑似降温

      “没想到,现在有楼盘打折!”忙于看房的上海白领叶莉最近有了“惊奇的发现”:浦东周康地区8月底推出的一高层房源,最近两个周末都有95折优惠。此外,某知名房企在宝山顾村板块新推出一批均价为11000元/平方米房源,在不久前的教师节期间,搞过最高4万元的减价优惠。“真有点像及时雨!”叶莉说。

      久违的打折促销背后是:继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9月以来部分一线城市楼市有所“降温”。比如,北京市房地产管理交易网统计数据显示,9月首周(8月30日-9月5日)北京市住宅(含保障性住房)签约量为3289套,与8月首周相比下跌20%。9月1日-14日,北京商品住宅期房日均成交量为326套,创下3月以来日均成交量新低。

      在另一个“风向标”城市上海,也出现类似情况。易居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7日-13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为32.64万平方米,较前一周下滑14.27%;成交均价为15353元/平方米,较前一周微跌1.5%。至此,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已连续4周回落。

      往年,秋季往往是楼市的热销期,有“金九银十”之说。但事实上,京、沪两地九月楼市开局平淡。分析人士指出,此前房价的快速上涨与投资需求助推密切相关,比如上海豪宅8月的单月成交量竟超过上半年总和,由此楼市均价一度逼近2万元/平方米。而在房价高企之际,刚性需求已遭压缩,观望气氛重新出现。

      

      “地王”背后是“赌涨”

      不过,近期重点城市土地市场依旧活跃,“地王”频频出现。9月10日,上海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长风6B、7C两幅地块被中海地产出价70.06亿元摘得,一举超越此前的北京广渠路15号地块和上海青浦区赵巷地块两幅天价“地王”,成为今年“地王竞赛”中新的领跑者。上述长风地块的楼面地价已高达22409元/平方米。

      类似情况不断涌现。厦门恒兴置业近期出价10.47亿元拿下厦门思明区一幅地块,楼面地价为30940元/平方米,成为当地“最贵”的地块。

      如此高的土地价格之上,房价将高到何种程度?业内人士估算,以每平方米22000多元的楼面地价,加上建安成本、销售成本、各种税费,房价当在5万元/平方米以上才有明显的利润可图。也就是说,“地王”如果开工建设,造就的将是一批批天价的豪宅。

      一家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发楼盘的知名房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一般来说,拿地至楼盘上市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当楼市出现“降温”苗头时,开发商仍然在土地市场重金出手,这更多是出于对未来市场的看好,“不管短期有没有波动,看好长期,‘赌涨’未来”。

      

      楼市需适当减弱

      “虚拟资产因素”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刚性及改善性需求来说,最新的市场价格决定着购房者是否会“出手”;而对投资性需求来讲,重要的不是眼前房价是高是低,而是将来有无继续上涨、实现升值的空间。上述楼市与地市、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迥然不同的态势,反映出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正加速分化,各类需求本身及其对市场的预期差异十分明显。这对于政府调控的“精细化”水平提出了考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近日撰文认为,调控房市,首先必须基本保障每个公民有最起码的居住权,需要对一部分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以非市场化的廉租房形式予以保障;而面对改善性住房及其他房价的下跌,也不必惊慌失措,应尽量由市场规律发生作用。

      他还认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也不是鼓励其做得越大越好,而应在与宏观经济总量保持平衡的前提下,考虑其增长与物价的平衡取舍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流动性过多、存在资产价格上升压力的情况下,更要关注其虚拟资产因素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必须长期运用税收、金融等手段,减弱房地产市场中的“虚拟资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