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金融圆桌
  • 9:地产投资
  • 10:开市大吉
  • 11:股民学校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7:专版
  • 18:专版
  • 19:专版
  • 20:专版
  • 21:专版
  • 22:专版
  • 23:专版
  • 24:专版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投资基金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QFII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人物
  •  
      2009 9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金融圆桌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金融圆桌
    留or撤? 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遭遇“七年之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留or撤? 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遭遇“七年之痒”
    2009年09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周鹏峰 ○编辑 谢丹敏 于勇
      尤霏霏 制图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 郝演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

      巴曙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
      嘉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 巴曙松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 郝演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

      ⊙记者 卢晓平 周鹏峰 ○编辑 谢丹敏 于勇

      

      今年,是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7周年。当初哭着喊着要进来的外资金融机构,难逃婚姻7年之痒,演绎了一场撤离总动员。从岁末年初开始的抛售中资银行股票,到眼前对合资寿险公司股权的变现,当年貌似凶狠的狼,几年下来为什么成为貌似弱者的羊?

      早在去年底,外资就演绎出一场撤出A股蓝筹的胜利大逃亡:2008年12月,QFII云集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共完成268笔卖单,成交金额高达59.66亿元,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平安等权重股均为卖出对象。

      据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在2009年1月份的头两个交易日中,分别减持了中国石化、中国铝业和招商银行三只中资股的港股股份,总共涉资达8.75亿港元。

      而中国银行的股票不仅遭遇美国银行的抛售,也受到了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的出售;建设银行也成为美国银行空头打压对象。

      时间到了今年7月,保险市场骚动起来,外资减持之风侵蚀保险行业。

      7月30日,永明金融和光大集团共同宣布,将对光大永明人寿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光大永明,永明金融所占股份将从50%调整为20%,此举意味着光大永明的身份将从外资转变为中资;9月,中国银行接手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部分股权,与泰达集团掌控恒安标准人寿。

      是金融海啸席卷的后遗症,还是中外夫妻双方没有实现完全磨合?外资撤离中国热土,中资挺身而出,如何看待这场跨境股东整合?等等。为此,我们邀请了在保险、银行领域相当有见解的几位专家共同探讨这场主角更替的内涵实质。

      时过境迁 学生成对手

      上海证券报:如何理解年初外资减持我国银行股权、最近一段时间外资减持合资保险公司股权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两者有什么区别?

      巴曙松:主要是这些海外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需要通过减持来维持本土市场的运行。从国际市场冲击的情况看,以美国为例,应当是今年7月份危机最为严重。可以说,金融危机实际上给了中国金融业一个发展本土市场的难得的时间窗口。例如,在理财市场上,以及一些高端客户的服务上,部分外资银行因为向客户推销了一些复杂的衍生产品,在金融危机中给客户带来巨大损失,导致部分高端客户主动回流。外资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减弱,必然会相应减少市场拓展的力度,这些都是中国金融机构拓展本土市场的难得机会。

      另外,从具体的监管体制变动看,以银行为例,根据现行的监管准入标准,有实力的外资银行,可以通过直接设立子银行来拓展中国市场业务,而不必通过入股的形式。这也说明,此前中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来促进国有银行改革,是抓紧了十分关键的时间窗口,也就是外资十分期望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中国当时还处于加入世贸之后的过渡期,为了拓展中国市场,只能主要通过入股的形式;如果是现在推行国有银行改革,估计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就不一定那么踊跃。

      同时,在经历了危机的洗礼之后,中资金融机构对外资的看法更为理性。中资保险公司和中资银行等,可能会更多从自身的战略需要出发,来引入外资机构。例如,如果需要拓展国际市场,我们就有意识选择相关国际市场上具有经验的机构,这种引进外资更为稳健理性。

      郝演苏:根据入世承诺,中国规定外资寿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必须采取合资方式,并且要求外资占合资公司的股份比重不得超过50%,并且对于合资寿险公司的中方股东数量没有作出任何规定,从而形成了目前事实上存在着的合资寿险公司组织结构中股东数量仅为中资和外资两个股东、中方单一股东控股50%的现状。

      当年外资进入银行业,监管部门对于与外资合资的对象设立了相关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合资银行的相对稳定性。而保险方面则是全放开,除了对于外资进入寿险领域必须中外资对半持有股权的限制外,其他方面没有做出更多的限制。因此,在经历7年后,合资保险公司出现股权变更,中方股东置换的局面,是正常的。

      与这些国内企业合资的外资公司,由于可以凭借其品牌、资本实力和技术帮助中方合作伙伴顺利实现这种利益,并且在短期内就可以分享其独资进入市场根本不可及的利润,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以“下嫁”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委屈心态。

      当年匆忙的“结婚”,使得中外水土不服的婚姻难过7年之痒。出现合资寿险公司外资减持现象,除了金融危机外资股东拖后腿的因素外,还有制度安排上,合资保险公司还没得到彻底的国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合资寿险公司的赢利期。

      不过,应该动态看待外资金融机构减持合资寿险公司股份一事,有可能出现外资金融机构出于长远发展的需要,暂时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等待时机成熟,再重新翻牌,回购已经出售的股份。

      郭田勇:外资对保险业的退出与年初外资退出银行相比,一个可能的共同点是外资为补充自身流动性,不过现在金融危机快过去了。

      我觉得外资进入一个行业都希望能获得一些垄断性收益,或者进入一个市场没有完全放开的行业而获得投资溢价,比如投资银行业,但保险业比银行业开放得多,中外合资的小保险公司甚至叫不上名的很多,如果弄一张保险公司牌照都很容易的话,而外资获得投资上的溢价就不是特别容易,这也可能是外资撤离保险公司的原因之一。

      而在合资过程中,就像银行战略投资者退出,尽管我们当时宣扬外资退出是要回去自保,但其实我们也很清楚,虽然战投对中资行也有帮助,但有些战投与中资行的合作并不是相当融洽,这个问题在合资保险公司上同样存在。外资方在合资保险公司中的地位比在中外合资银行中还要高一些,毕竟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准入门槛相对要低一些,外资也因此希望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和主导权,而对中外合资企业,相关政府部门肯定希望中方在其中能占据主要控制权,因此在合作经营过程中,就有业务发展主导权的问题,双方就可能出现一些摩擦。

      另一个因素,可能外资公司认中国保险市场生态环境差,或者盈利空间低,再加上以上等问题,外资宁愿独资,比如友邦,可能会觉得更有利。

      不过总体从商务部统计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后FDI相比以前出现了大幅的回落,整个外资流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外资对银行和保险业、也包括对其他工商类企业的进入积极性都在降低,而这些外资撤资的原因也并不一定纯粹是为自保,也是因为整个经济的活跃度下降,整个投资特别是来自民间的投资积极性在降低,因为对未来的预期不明朗,所以才出现政府投资带动总的投资量。可以说,外资对银行业、保险业的撤资与金融危机后整个FDI或者全球经济活跃度、投资趋降这一整体是一致的。

      中国融入全球化 趋势不可阻挡

      上海证券报:2011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按照惯例,各行业都会总结和对比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如何反思外资撤离的现象?这是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全球化,靠自身力量就可以不断发展?

      巴曙松:中国融入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但是,从金融危机的反思看,许多金融机构盲目进行国际化扩张,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汇丰拓展美国市场,以及早期日本金融机构拓展美国市场,都不是很成功。因此,关键还是要把本土市场拓展充分才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郝演苏:对外开放,当然应该坚持。现在不是我们想不想开放,而是人家进来就不会完全撤离。

      举个例子,现有已经出现的案例。如华泰人寿在去年底,外资通过增资,使得公司从中资公司转身为合资寿险公司。公司2005年开业,总部设在北京,现已开设北京、浙江、四川、江苏、山东、上海、河南、福建等省市开设百余家分支机构。

      可以说,外资的撤离会本着赚钱为先的想法,用股权换收益,退一步为的是今后寻找机会再进两步。

      上海证券报:有疑惑说为什么当初大家认为的外资狼,会变成羊,这种变化的内涵是什么?

      巴曙松:应该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当本土机构竞争力弱小的时候,外资是狼;当本土机构竞争力迅速提高之后,外资是一个竞争对手和伙伴。金融业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开放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消费者获得优秀的金融服务,是为了中国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是为了中国的企业获得效率更高的融资。如果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并在这些领域作出了贡献,就达到了开放的目标。完全封闭的金融体系也并不安全,原来中国金融业完全封闭,却在银行体系形成了巨大的不良资产,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宝贵的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

      郝演苏:不光是羊,整个就是小老鼠。这说明开放之处我们太在意外资了,对其真正实力大小并不知情。

      综合经营 监管要跟上

      上海证券报:有种现象值得关注。在香港,排位居前的保险公司不是银行旗下的,而是专业化的友邦保险。另外,前几年花旗收购旅行者后,又庆幸自己主动放弃。如何看待专业化经营与综合经营的利弊?

      巴曙松:要主动学习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要客观评价不同的个案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花旗银行的结构调整,表明其倾向于选择专业化经营,但不可否认,此次金融危机中许多专业化经营的投行也出现经营失败。所以,并不能简单得出结论说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好。

      综合经营效果关键还是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资源共享能力,以及不同金融行业之间的协调效应的发挥程度。

      从金融属性看,保险业更多的是一种金融产品,所以一家银行进入保险业,无非多了一种产品,并不意味着仅仅只卖自己所属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同样可以卖其他公司的保险,所以,这种优势并不明显。

      银行入股保险,关键还是后台的整个能力和客户的共享能力,这个观点是近期我拜访台湾的一个金融机构时他们谈的,我觉得很好。

      郭田勇:综合化经营是一种趋势,银行参股保险和保险参股银行是一个道理,互相参股之后都将更加具有综合优势,也增加了赢利点。

      但单纯从参股来看,如果监管机构真的把参股条件或者混业经营的门槛放低,互相参股,会把中国的金融混业经营进程向前推进,使得整个银行业、保险业出现无差异的情况,未来就有可能形成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只不过,金融控股公司一开始主导性产业可能不太一样,但从外部往里的观察来看,其实这个差异性比较小,只是其中银行和保险在金融控股公司中地位和影响力的区别,但从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成来看,今后差异会比较小。

      外资行减持中资行一览(不完全统计)

                

    减持战投减持股数减持时间 投资盈亏
    中国银行UBS34亿股2008年12月31日3.49亿美元
        

            

    李嘉诚基金会20亿股2009年1月7日2.11亿美元
    RBS108亿股2009年1月13日8.1亿美元

                                

                    

    建设银行美国银行56亿股 2009年1月7日10亿美元
    191.3297亿股2009年二季度——
    民生银行富通金融公司4.7亿股2008年二季度开始——
    招商银行摩根大通507万股2009年1月9日套现6895万港元
    UBS254.62万股2009年3月6日套现3068万港元
    工商银行高盛集团32.952亿股2009年二季度——

      资料整理:谢丹敏 于勇

      银行系保险公司显示威力尚需时日

      上海证券报:看好银行入主的保险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吗?外资对银行和保险的撤退,有无可能成为趋势?还是发展的阶段反应?

      巴曙松:外资撤离只是一个周期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一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依然在积极拓展中国的本土业务。很多外资银行在迅速扩张分支机构布局,例如汇丰,本来已经有交通银行的合资,但同时本土网络的拓展也十分迅速。

      郝演苏:关于银行热衷进入保险行业,从目前来看,银行投入保险的资金相对银行自身实力,是非常少的。另外,无论是中行进入的恒安标准人寿还是目前市场热议的几家可能换主的保险公司,在保险行业占比都非常小。因此,银行入主保险,从目前看,无论是对行业本身的冲击还是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而言,所发挥的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

      对于银行专柜出售的保险产品,一定不是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因此,银行入主保险公司,发挥银行网点来销售保险产品的直接效应是有限的。况且,为了适应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和自身发展,银行不可能出售单一的保险产品,因此,银行系的保险公司想借助银行平台得到更大发挥,目前看是不现实的。

      另外,银行与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都是亲兄弟明算账的做法,都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操作,因此,银行系保险公司究竟能借助银行系统多大好处,还需要时间磨合和检测。

      郭田勇:银行参股保险公司在国内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银行一直对参股保险公司积极性比较高,保险公司参股银行的积极性同样很高。问题是,国内金融业在分业经营的状态下,银行业相对属于较强势的一方,规模和实力总体比其他金融行业都要大得多,所以银行在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希望能拓展更多非银行金融领域,业务向外溢的积极性非常高。当然,银行在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外扩张,基本上不受限制,比如发起设立银行系的租赁公司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租赁公司也由银监会监管,因此银行发起设立基本没什么障碍,但当银行跨出这个圈子,比如设立或参股保险公司,就涉及两个监管主体,而两个监管主体从各自监管的领域角度出发,也有更多的考虑。

      实际上,银行起初是想直接发起成立银行系的保险公司,而不是只想参股现有的保险公司。这在银行和银监会看来没什么问题,但保险业的监管机构就可能认为银行直接发起设立保险公司会对整个保险业市场格局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银行有渠道垄断优势,成立保险公司后,其渗透能力可能对现有保险公司带来冲击,所以现在银行单独发起设立保险公司基本被封住了,银行要想涉足保险只能参股现有保险公司,而参股也意味着基本上控制住了银行对保险业的渗透率。

      比如想参股中国人寿,不是想参股就可以参的,且参股这种大保险公司,银行很明显也难取得实际控制权,所以目前银行参股的基本都是些规模相对小的保险公司,当然,如果银行做好了这些保险公司,也会对银行提升所谓一站式的全能性金融服务、对银行的盈利带来一些贡献,但目前因为参股规模量较小,所以不能期望参股保险公司短时间内对银行利润带来太大的提升,毕竟现在是发展初期。

      保险公司参股银行也一样,只能参股一些中小银行。因为银行比保险规模大的多,所以基本只有大保险公司才有条件参股银行,而从资金实力上来看,大保险公司恐怕也只能以参股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为主,参股大型银行本身实力不一定够,参股也之能参一点,所以也基本呈现大保险公司参股中小银行的局面。

      上海证券报:如何看待目前出现的合资寿险公司转变为中资公司的现状?

      郝演苏:当年合资寿险公司中的中方股东则大多属于在国内某些领域具有控制或垄断地位的企业集团,尤其像国家邮政局、中国石油、首都机场这种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相当规模人身保险业务的企业集团,期望利用股东优势或垄断地位控制保险市场资源,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做的。

      对于目前出现的将合资寿险公司转变为中资公司,如光大增资将光大永明转身为中资寿险公司,中国银行的进入也使得恒安标准人寿换身份成为中资公司,这不是什么好现象,值得警惕。

      毕竟,银行实力大大强于保险业,银行系统整合能力也高于保险业,合资寿险公司如果纷纷转身中资银行背景下的中资保险公司,对保险行业的冲击较大,不利于公平环境下竞争,容易出现兄弟之间的相互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