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F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1 13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机构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机构动向
    QDII额度再度开闸 各路机构抢食蛋糕
    深圳国资委认可国信证券吸并华林
    民生银行H股今起公开招股 国际配售金额已达141亿美元
    ■机构一线
    QDII再扬帆更趋谨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QDII再扬帆更趋谨慎
    2009年1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石贝贝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朱绍勇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更趋谨慎。多位机构人士昨日在“法兴银行中国市场论坛”上表示,将控制全球市场的投资比重。

      中信证券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主管董斌表示,在没考虑证监会对产品配置要求的假设前提下,可以考虑国内市场、全球市场、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以及战略性资产等配置占比分别为30%、30%、20%和20%。

      华宝兴业投资副总监杜峻表示,看好中国经济,而海外市场则能够提供不同种类的风险、收益,其投资范围和选择增大,可能会考虑海外、国内资产配置三七开。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人蟠认为,中国、印度等经济复苏较快,而西方国家复苏则会比较缓慢。因此,作为战略上的资产配置,有可能经济复苏较快的国家占比较高,而复苏缓慢的西方国家占比较少。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基本上告停,QDII外汇额度新增,可以把部分中国资金吸引到海外投资。在投资方向上,中国的QDII产品一般都会呈现先往香港、再到周边市场的态势。

      而对下一步海外投资的风险,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吕红认为,考虑法律层面风险,首先,不同国家和市场有关投资、交易、托管、破产等规则方面存在差异;第二,投资产品在法律层面的含义与一般商业、投资角度的理解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选择海外投资产品需要对其法律上的风险有所把握。

      杜峻认为,需要向国内投资者介绍境外丰富的投资产品、使之易于理解,还需考虑境外基金操作与国内基金操作存在灵活性差异。“体现在风险控制上面,许多产品委托海外顾问来执行,交易的数据和系统也在海外,这就易导致国内风控不完善。这些都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