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广告
  • A4:机构动向
  • A5:资金观潮
  • A6:市场趋势
  • A7:市场评弹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1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能源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能源前沿
    电价调整进入“读秒” “东降西升”方案有大变
    国际能源署称:哥本哈根如达成协议
    将遏制未来石油消费增长
    电价调整尚未牵动煤企敏感神经
    中国应避免
    再沦为国际油价上涨的“替罪羊”
    电监会出台
    大用户直购电细则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电价调整尚未牵动煤企敏感神经
    2009年11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王晓华

      

      “市场煤”和“计划电”的不协调能源价格体系,能否通过此次电价的“调整”而获得突破,对此业内专家和证券分析师并不乐观。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上述能源价格体系改革步伐不会过快,“煤电联动”的闸门近期不会开启。但是,一些分析师也指出,如果此次电价整体上调,无疑会缓解煤电企业间的矛盾,对煤企不无裨益。

      

      业内谨慎面对

      电价调整多种猜测

      “现在还不知道电价调整的最终方案,因此难以对其影响做出一个明确判断。”光大证券煤炭分析师陈亮谨慎地对记者表示。

      他分析指出,如果此次电价调整最终方案有涨有跌,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则无所谓利好。

      对此,煤炭运销协会权威专家梁敦仕博士认为,今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不干预电煤价格谈判,迈出了煤炭市场化的关键性一步。而且,今年成品油价格适时调整方案成功“落地”,以及直购电试点的推进,这一系列措施都显现出政府将能源价格改革推进到底的大趋势。

      但是,梁敦仕也指出,由于电力终端用户涉及面更广,因此对于电价的调整政府会更加慎重。

      据分析,此轮销售电价调整,政府更多是在考虑解决去年上网电价上调给电网运营造成的现实压力。

      “电力价格体系的改革,不会是从此大步开启,其对煤炭产业的影响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资深煤炭专家李朝林直言,但此轮电价调整,对于煤电联动确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东方证券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帅则认为,如果此次电价整体上调,无疑会缓解煤电企业间的矛盾,对煤企是有利的。

      

      煤电企业

      大步推进“煤电联营”

      虽然,目前“煤电联动”看上去仅是一个很美丽的泡泡,但无论煤企、还是电企,都在全力向其接近,以抵抗市场运营风险。

      “中国神华所推崇的煤、电、路、港、油、化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煤电企业双方的共同认可,从这个层面讲,煤电企业将以自身的‘煤电联营’,为‘煤电联动’铺路。”煤炭工业协会一位专家说。

      记者注意到,即使遇到了经济危机,今年中国神华预期利润仍有较高增长,达450亿元。面对如此亮丽的业绩,在电价市场化推进的压力之下,电企们越来越急切于对煤炭资源的争夺和收购。

      本月初,华电国际发布公告,斥资4.98亿元收购内蒙古福城矿业35%股权,1.8亿元收购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长城煤矿25%股权。此前,公司还分别于今年7月和9月收购了山西、宁夏等地煤矿资源。另外,中电国际、国家电网能源公司、中电投等电力公司都在打造“一体化综合能源”公司。

      对于企业的上述选择,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也持支持态度。

      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表示,煤电联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在困难条件下的盈利能力。

      “当然,有能力的煤企也不断参股、控股电厂,以求在未来能源市场化环境下获得稳定收益。”上述煤炭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