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8:书评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1 2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4版:艺术财经·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4版:艺术财经·专题
    佩斯北京举办李松松个展“抽象”
    图像时代:绘画变幻新面孔
    名人像成为历史的镜子
    石家豪:用明星折射香港文化变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名人像成为历史的镜子
    2009年11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周铁海 刘晓庆
      任曙林 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 邱家和

      

      爱普生影艺坊在本周末(11月28日)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让我们赞美名人——任曙林、周铁海作品展》,由知名学者顾铮担任策展人。参展作品都是艺术家10年甚至30多年前的老作品,其最大看点在于顾铮对其所作的图像学解读。他表示,他的策展宗旨就是要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图像所形成的对比中,让观众自己有所感悟。

      任曙林:拍摄身边的名人

      北京摄影家任曙林以在80年代初拍摄《女中学生》系列作品而闻名,此次参展的是他1976年作为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北京第二机床厂铸造分厂的年度先进生产者。顾铮指出,他在拍摄时煞有介事地模仿、践行照相馆的人像美学,试图以戏剧性的用光为先进生产者们造像。尽管如此,由于摄影的观看特性与工人与照相机的关系等因素的复杂纠结,得到的却是一批反英雄(没有蓄意美化对象)、反戏剧性(反照相馆美学)的人物肖像,以某种摄影的真实呈现打破了当时宣传中的“工人阶级”的神话,还原了作为人的工人的真面目。他还指出,任曙林既要努力遵守照相馆美学的规训来尊崇他所拍摄的对象,又因为照相机的权力性的存在而令他们变得压抑,反映了一种复杂的观看政治学。

      周铁海:重画“美人照”

      周铁海的参展作品是他本世纪初按照上世纪80年代初《大众电影》封面明星照绘制的一组喷绘作品,其中有公众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陈冲、刘晓庆、潘虹、邓丽君、张瑜、龚雪等。顾铮表示,以机智地挪用现成图像而著称的周铁海以他惯有的制图方式,重绘了这批以清纯为主要诉求的“社会主义美女照”,把凝聚于明星影像中的集体记忆的重塑与回放。他指出,明星照片的拍摄方式可说是照相馆美学的极致。戏剧性的用光,柔焦以及对于所有细节的控制(排除),使得照片成为了一种现实的真空。而周铁海的作品是此基础上再次加以打磨,照相机镜头所具有的成像锐度再度柔软化,画面气氛更其朦胧暧昧,人物形象显得更其飘忽,不可捉摸,越来越趋近于一种幻影式的存在。

      并置:带来历史的乡愁

      顾铮将两位艺术家看似毫不相干的作品进行并置:他们一个呈现身边的“名人”先进生产者,一个展示遥不可及的“社会主义美人照”中的电影明星;一个属于官式群众动员所需的非消费影像,一个属于大众文化生产一环的具消费性质的图像;一种是摄影的美,很纪实;一种是两度加工后的彻底的粉饰。把两人的作品放在一起,不仅使两人的作品的形式感有强烈的对比,也有了一是有历史感。两者都具备了一种历史的乡愁,一起成为了我们记忆的一部分,引人审视过去与当下的关系。他希望由此带来观众与这些作品的独立对话。

      爱普生影艺坊为了凸显顾铮所指称的“乡愁”,还特地将展厅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家庭装潢中流行的碎花墙纸进行装饰,将简陋的照相馆背景布重新悬挂起,使展厅还原到30年前的那个时代氛围,展现出一种虚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