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场封面
    迪拜危机与金融中心
    新基金发行规模超预期 助涨跨年度行情
    震荡上行趋势未变
    谨慎看待热点切换
    每日关注
    基金经理:后市或维持震荡 坚持高仓位操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震荡上行趋势未变谨慎看待热点切换
    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编辑 陈剑立
      ■大势研判

      ⊙张德良 ○编辑 陈剑立

      

      外部因素与内部运作结构出现共振,促成了一轮类似于“5·30”的快速调整,调整使短期矛盾再度得到缓解,短期市场将转向平衡,重现震荡盘升格局。目前市场投资机会层次丰富,不宜机械看待热点切换。

      

      调整已结束转向平衡

      从目前情况看,这次短期剧烈调整已经结束。首先从诱因上说,调整动力并没有持续性。但目前来说,持续推动经济整体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逆转。另外迪拜债务危机只是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并不是危机新的源头。

      其次从运作本质上说,这是内部结构失衡所致。过去一段时间里,以中小市值群体的整体快速上涨,使短期估值步入较高区域,而权重蓝筹股的相对落后,内部结构的平衡决定了需要一次调整。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调整方式虽然与“5·30”类似,但震荡的结果并不会完全相同。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同样会有类似的结论。上一周是1664点来第13个月的时间周期,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周期,对于大量中小市值股来说,过去13个月时间里的持续上涨,累计涨幅巨大,特别是众多品种已创出历史新高或切入历史高位,而且回吐压力一直未有效释放。上周的快速调整正是这个技术性回抽。从趋势上看,近期大盘将转向重构平衡的过程,市场将重现震荡盘升格局,创出年内新高依然可以乐观预期。

      

      不宜机械看待热点切换

      对于大幅震荡之后的机会将转向具有相对估值优势的大盘蓝筹股,对此,笔者认为把接下来的机会简单地认为将转向集中于体现宏观经济的大市值蓝筹股的判断可能并不全面。

      毫无疑问,国内经济从复苏至繁荣的业绩增长机会将是大消费(家电、钢铁、食品饮料)、大资源(煤炭、地产)以及大服务(商业、交运)。它们的投资价值更多体现于经济增长,中短期估值直接受制于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然而,未来经济增长将以结构调整为主基调,有可能改变过去单向快速猛烈的增长。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寻找推动经济复苏新动力的思想正在形成共识,像低碳经济。不过,随着12月7日至18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召开,相关题材的短期爆发力也有可能随之降低。因为这是一个长期持续努力的目标,对于股市的投资机会来说,会因为目标过于长远而不可能持续保持投资热情,上攻能量会渐渐弱化。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加上流通性以逐步收缩的趋势,能够获取超额收益的应该是重组整合所来带来的估值提升,相应的投资机会可能更为持续与更加丰富,也是最为确定或最容易把握的机会。预计在央企、地方国企以及各级政府的合力推动下,A股将迎来一轮大范围、多角度的重组整合。从目前趋势看,大规模的整合重组仍然处于全面推进期。随着重组整合经验的积累,重组模式正在被复制,重组整合速度有望加快,相关个股在重组整合不断推进的时期及完成期均会有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