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场封面
    迪拜危机与金融中心
    新基金发行规模超预期 助涨跨年度行情
    震荡上行趋势未变
    谨慎看待热点切换
    每日关注
    基金经理:后市或维持震荡 坚持高仓位操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迪拜危机与金融中心
    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岩石
      金岩石
      ■论道

      ⊙金岩石 ○主持 于勇

      

      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又引发许多幸灾乐祸的网上感言。其实迪拜项目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早已是业内人所共知的事实,年初许多被遗弃在迪拜机场的高档豪华汽车,据说都是逃债者仓皇出逃时留下的。

      迪拜的债务危机为什么到今天才浮出水面?这是因为相关各方都有了解决问题的实力和意愿,所以我说是金融危机进入尾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各国金融机构自顾不暇,迪拜的问题债务虽然高达数百亿甚至可能接近千亿美元,但是和当时全球近百万亿美元的财富蒸发相比,迪拜的债务只是全球债务链崩裂中很小的一环,所以各方都选择了暂时搁置的态度。由此推论,现在把危机“捅”出来,显然是现在各方财务状况都有了“底”,可以计算出化解问题债务的时间表了。

      迪拜危机今日的爆发,全球金融海啸只是一个导火线,迪拜危机早在建设之初就埋下了今日的苦果。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沙上建塔,迪拜就是一个沙上建塔的典型案例。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家有一个极具野心的梦想:30年后将不靠石油生存!迪拜的建设计划就是这个梦想的一部分。阿拉伯的石油储备据说还能开采30年,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富豪们有危机感,但是在危机感的压迫下启动的迪拜建设项目,雄心勃勃却酝酿着我们现在看到的债务危机。

      为什么说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沙上建塔呢?因为这个项目不仅脱离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先天条件,而且也背离了阿拉伯世界的本土文化。1986年,著名美国城市学家佛里德曼教授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七个标准:1,金融机构的集中度;2,跨国公司的总部基地;3,国际机构的所在地;4,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5,高端产品的制造业中心;6,以现代化港口为核心的立体交通;7,常住人口特别是富裕人群的居住地。根据这些标准,佛里德曼划分了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主城和辅城,迪拜最多算是一个边缘国家的辅城,也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富人旅游消费区。再从迪拜的本土条件看,金融业+赌博业的建设方案也是违反阿拉伯文化的。伊斯兰教禁止赌博,禁止借贷,在伊斯兰教占主导的地区复制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模式,很难获得本土的认同,即使建设成功,未来发展也只能主要依靠外来资金和外来消费,而有多少外来的富裕阶层人士会长期冒此风险呢!

      看到迪拜债务危机爆发,也不妨看看我们身边的小“迪拜”,到2008年为止,中国大陆已有26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大兴土木了。若把中国看成是一个世界,我们需要多少金融中心呢?美国的国土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人口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强,真正可称为金融中心城市的有5-6个,再加上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即纽约。欧洲大陆5亿多人,由于国家很多,欧元和本币同时流通,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自然多一些,不能简单类比。从现状看中国有三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香港,上海和北京(包括天津)。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应该有多少呢?我看不应该超过10个,还要分出核心城与边缘城,主城与辅城。

      金融中心已成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概念之一了,当年以金融中心的名义抬高地价房价曾经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之一,现在我们又看到了迪拜的资金链断裂。其实,金融中心不过是富裕人群的生活区和金融产业的工作区,占地面积并不需要很大。纽约著名的华尔街占地不过十几条街,伦敦著名的金融城占地面积也不过1平方英里,中国城市的建设者们应该有所警惕:不要重蹈迪拜的覆辙,以金融中心的名义制造金融危机。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