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嘉兴模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谋求新突破
    温家宝在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呼吁 进一步开放市场 反对各种形式保护主义
    不符产业和供地政策
    项目一律不批用地
    陈德铭:人民币汇率
    保持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两公司IPO过会
    四公司周五上会
    前10月工业利润降幅收窄至3.4%
    中央挂牌督办5起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新华社联手东方证券打造证券咨询服务平台
    央行:票据与银行卡
    坏账风险不容忽视
    凯宝药业创业板IPO周五上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前10月工业利润降幅收窄至3.4%
    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婷 ○编辑 梁伟
        明年初利润增幅有望转正

      ⊙记者 吴婷 ○编辑 梁伟

      

      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22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17865亿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1-9月缩小5.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工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专家指出,需求回升是企业利润降幅收窄的基础,年内该趋势还将持续,预计明年初企业利润即可转正。

      

      需求回升推动企业利润情况好转

      “需求回升是企业利润降幅收窄的主要因素。”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记者表示。数据显示,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利润比1-9月份增幅回升或降幅缩小。其中,橡胶制品业利润同比增长61.0%,化纤行业增长143.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3.7%,食品制造业增长28.4%。

      事实上,今年8月我国工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此后该良好态势一直持续,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指出,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的持续减缓也为企业利润的回升提供了空间。

      数据显示,1-10月我国22个地区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829亿元,同比增长5.0%,增幅比1-9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

      

      明年初企业利润增幅或可转正

      “我国国内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外贸形势开始好转,因此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利润转好的态势还将持续。”张永军对记者表示。

      魏凤春指出,11、12月份我国企业利润数据会更加好看,但是目前企业利润好转的速度并不快,主要是由于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而且近期一些公共产品,例如水价、煤价等上升,以及劳动力成本价格的上升增加了企业负担。

      魏凤春表示,明年初我国企业利润增幅可能会转正,而在明年二季度以后则可能恢复到去年年中,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但是总体来说企业利润的回升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将呈U型复苏,明年调结构将成为政府的重要调控目标,这对一些高科技、增加值较高的企业来说是重要发展机遇,而对于一些能耗较高、污染严重的企业来说,利润增长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总体来说,企业利润回升态势还不会改变。

      “企业利润是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也是判断危机对我国影响是否已经完全消退的重要标准”,魏凤春表示,明年三季度企业利润达到危机前水平之后,或许就预示经济刺激政策到了退出时点了。

      但是魏凤春指出,这种退出并不表示减少政府对经济刺激的投入,而是将短期内“救急”的投资投入转向以长远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消费投入,只是结构上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