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分类监管启动 期货公司面临优胜劣汰
    中欧合作
    时政精要
    今日关注
    前11月股票成交额超2007年全年 券商全年佣金收入或创纪录
    11月份新增贷款可能略高于上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分类监管启动 期货公司面临优胜劣汰
    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欢
      ⊙记者 张欢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结果首次得到运用。

      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期货公司设立营业部与分类评价结果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从12月1日起,期货公司申请在住所地证监局辖区内设立营业部的,最近一次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应当达到C类以上;期货公司申请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营业部的,最近一次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应当达到B类以上。

      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定》的出台是为了有效实施对期货公司的监管,促进期货公司做优做强和持续规范发展。

      中国证监会8月19日正式发布《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期货公司将按照评价计分的高低,被分为A、B、C、D、E五大类11个级别,分类结果将作为期货公司申请新业务、新设营业网点等事项的审慎性条件。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大多数期货公司在11月初得到了首次分类监管评价结果。据悉,在目前国内165家期货公司中,获A类评级期货公司总共有18家,B类的为37家,而C类的则为81家。而根据《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期货公司不得对外公布分类结果,不得将分类结果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分类监管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期货市场的兼并重组,扶持优势期货公司做大做强。根据管理层的意图和安排,股指期货、CTA(商品交易顾问)、境外期货代理等期货创新型业务首先将被赋予评级靠前的公司,而排名靠后的企业则在业务扩张等方面受到限制。

      “在分类监管评价结果出台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监管部门就出台了此项规定,表明监管部门加快期货业整合的决心,意味着期货创新业务的推出进程有望提速。”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