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路演回放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市场
  • 9:公司
  • 10:市场趋势
  • 11:专版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股民学校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专版
  •  
      2009 12 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1版:基金·海外
    富兰克林邓普顿执行副总裁杨光——明年股市更需要“精挑细选”
    ■人物简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富兰克林邓普顿执行副总裁杨光——明年股市更需要“精挑细选”
    2009年12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国际基金经理年终访谈系列

      “明年整个股票市场的情况会比今年更有挑战性,得更注重‘精挑细选’。”在接受基金周刊专访时,华尔街知名基金经理、富兰克林邓普顿执行副总裁杨光如是说。

      出身医学博士、又在哈佛商学院获得MBA学位的杨光,1997年开始在邓普顿基金参与投资决策。凭借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的良好表现,杨光很快升任公司行政副总裁,并负责管理数十亿美元的全球资产。他所掌管的邓普顿全球机会信托基金在业界一直名列前茅,近期在彭博社公布的全球股票基金排名中,该基金赫然位列十强。

      杨光认为,在经过了今年“人人都能赚钱”的非常时期后,明年股市的投资回报将回到更正常的水平,比如10%至12%甚至更低。但中国依旧会是热点之一。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明年股市投资要精挑细选

      基金周刊:总体上,您对明年的经济形势和市场趋势如何看?

      杨光:我觉得明年复苏依然是主题,实体经济会越来越好,包括美国的房地产也会触底复苏。

      股票投资肯定要比今年困难一些,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估值很低,当时大家都认为全球金融体系会崩盘,而最终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买什么可以说都是赚钱的。明年肯定不会是这样,有的市场,从长期来说估值依然很有吸引力,但并不像今年年初那么的便宜。所以明年大家需要更有选择,不管是市场还是个股。明年整个股票市场的情况会比今年更有挑战性。

      基金周刊:挑战来自哪些方面?

      杨光:挑战主要来自估值,并不像今年年初那么便宜,公司不倒闭都会赚钱。明年必须得更注重“精挑细选”。

      基金周刊:现在看起来,明年主要经济体都会考虑政策退出,那是不是意味着股市会大幅下跌?

      杨光:政策退出肯定对股市有影响,但我觉得全球的决策者退出会非常小心,力度不会很大。可能会让市场出现调整,但不会出现剧烈调整。所以,明年的股市肯定不会直线上升,回报也会是一个相对正常的回报,比如10%到12%,甚至更低一些。但是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全球电信股都存在低估

      基金周刊:您个人有没有哪些特别看好的行业或是地区?

      杨光: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依然是吸引资金的热点。但香港股市有一个问题就是融资,一旦市场偏好,IPO和增发融资就大量出现,这个势头如果一直很强劲,会抑制港股的上扬,涨幅可能赶不上A股。因为在A股融资活动还是受到监管多一些,不像香港市场,几乎是无限制的。所以我觉得,明年中国股市还是会热点,但资金流入可能会被新股分流。

      从亚洲来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是热点。而日本其实也可以关注,今年日股很落后,但接下来几年可能值得关注。从全球来看,日本股市的估值并不算很贵,日本的一个问题是公司管理层的老龄化比较厉害,但这些人总会有个时间要退下来,换成更年轻的管理层,从而给日本的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更多的投资人也会开始关注日本公司。

      美国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可能会比欧洲好一些。因为美国自身调整的速度和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房地产业的调整也比较快,住宅市场的调整已接近尾声。美国市场也有一些机会,特别是大型蓝筹股、医药股等。

      基金周刊:A股的情况如何?明年有哪些投资热点?

      杨光:A股我们还没有特别的跟踪,因为还在等配额。A股总体上明年会比今年差一些,但我觉得应该还有些机会。我觉得支持A股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IPO和增发还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只要是有一定的流动性,股市就能不断往上走。

      总的来说,我觉得A股从估值来看可能是全球最贵的,但如果考虑进A股公司的增长速度以及融资得到限制的情况,A股估值还是可以接受的。

      港股最看好的永远还是和内地业务有关的公司,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电厂、资源股以及有品牌的消费类公司。像体育产品,中国现在还在品牌建设的早期,如果真的形成以后,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国际品牌,因为中国本身国内的市场够大,能够支持这些品牌成为国际品牌。

      作为我们公司来说,我们更注重长期投资,看公司未来几年的盈利趋势。我们依然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电信股仍是低估的行业,我们在全球买了很多电信类股。这些公司很多的市盈率在10倍甚至更低,而且每年的分红可以达到6%至7%。不管利率如何调整,持有这些公司在未来几年都不会有太大问题。首先,等到市场完全正常后,这些大蓝筹公司的市盈率肯定不会再是9倍、10倍,至少应该是13、15倍;另外,在持有的期间,我们已经有了6%到7%的股息。这里面也包括中国的公司,比如中国移动,拥有巨大的现金流,几乎没有债,而增长在全球来看也是比较强劲的。

      美国明年一、二季度可能加息

      基金周刊:通胀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关注,您能否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杨光:我觉得通胀已经出现了。在亚洲,如果政策不做一些调整的话,明年的通胀会非常明显。

      如果大家觉得通胀会出现,肯定不愿留现金,所以要么投到房地产,要么投到股市。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一方面,因为房地产和股市表现不错,引发了对资产泡沫和通胀的担忧;另一方面,通胀担忧又促使大家把资金纷纷投入到房地产和股票,推动价格持续走高。这种循环就是推向资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个需要担心的问题,所以我判断中央在政策上肯定会有所调整,只是时间问题。原来以为会在年底前,但正好碰上迪拜事件,所以可能稍稍谨慎一点。但我觉得,调整也是迟早的事,等大家认为迪拜事件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再过两三个月,政策上对流动性的支持方面肯定会有所调整。这可能给市场发出一个调整的信号,但不大可能带来市场大的下跌,只是让股市涨的时候速度慢一点而已。

      基金周刊:在主要经济体中,您觉得美国什么时候会考虑加息?

      杨光:美国几乎是零利率,已经在推动下一轮市场泡沫。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平衡,失业率也是一个考虑的因素。我个人感觉,到了明年第一、第二季度,肯定要上调利率,要不然可能就会太晚。当然,还要看这期间的经济发展如何。

      我觉得美国肯定会在欧洲之前加息,因为欧洲的问题可能更严重一些。中国内地可能还在美国之前。

      商品和商品股是两码事

      基金周刊:美元明年是否还会走低?其与股市的负相关是否还会继续?

      杨光:美元肯定会继续贬值,按照现在美国的印钞速度,这么大的外债,除了美元贬值,没有别的办法。中长期看,美元还会继续走低。

      美元下跌会让以美元作为融资货币的套利交易更加活跃,更多资金会流出美国。对美国以外的市场来说,美元贬值是一个利好。如果美国投资人只能投资美国境内的话,美元贬值对他们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投资全球,可能会更多地投向国际股票。

      当然,美国政府和央行也得稍稍控制美元的走势,不能让投资人对美元的信心彻底丧失。但我觉得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因为美元依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结汇货币。换句话说,美元可能还会跌,但还不至于崩溃。而且,一旦加息预期起来,美元会出现反弹。

      基金周刊:美元走势直接影响到大宗商品,您如何看明年的商品价格走势?

      杨光:商品还是会继续涨,只是涨多少的问题。这主要基于两个因素:美元还会跌,中国的需求还会在。

      具体来说,我们看好铁矿、石油等公司。我并不认为油价明年能上三位数,但是油价上涨的趋势还是在。

      需要指出的是,大宗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公司还有所区别,很多大宗商品的公司已经把它的产品通过掉期和期货锁定利润,所以不能简单看商品价格的上涨来判断这些公司的盈利。举例说,如果一家黄金生产商的年产量是1吨黄金,但是它会根据现在或是6个月前的价格把今后一年的产量都卖掉,不管以后的金价是涨是跌,这家公司的盈利已经锁定了。因为企业的生产成本是相对固定和可以测算的,如果它认为价格合适,能够获得盈利,那么它就会提前锁定利润,否则如果未来市场剧烈波动,公司可能赚大钱,也可能赔本。

      基金周刊:近期曝出的迪拜债务危机对投资人来说有什么教训和深远影响?

      杨光: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个好事,给大家提了个醒,金融危机并未完全结束。但单单本次事件牵涉的面还是比较窄,损失还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很大。短期内,市场肯定还会出现波动。

      资本市场上泡沫总是会不断出现、不断破灭,但股票依然是最值得投资的。我们曾经做过统计,从上世纪20年代算起,股票市场的收益还是最好的。熊市永远是短暂的,而牛市总是会比较长的,上升的幅度也很大。在整个过程中,股票也一直跑赢了固定收益、黄金或是其他资产类别。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对股市还是一直很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