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专版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F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公司巡礼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数据说话
  • A7:市场评弹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2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过度鼓励住房投资必将催生房地产泡沫
    信用卡“恶意透支”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解释八条重点内容
    进出口税率明年调整 关税总水平维持9.8%
    中国-东盟90%产品明年将实现零关税
    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文鼓励技术出口
    6家创业板公司今起招股
    招商证券“破发”
    也是市场化机制作用结果(上接封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招商证券“破发”也是市场化机制作用结果(上接封一)
    2009年12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招商证券“破发”

      也是市场化机制作用结果

      (上接封一)

      两只新股的破发并非“熊来了”的先兆,绝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招商证券、民生银行H股的破发均是由发行市盈率过高引致,是非理性定价向理性定价的回归。

      市场化的定价过程,是一个发行人和投资人表达真实意愿、真实想法的过程,尽管研究水平、估值模式有不同,但只要是基于卖方认真地要价、买方负责地出价而形成的结果,股票上市后无论是受投资者追捧持续上涨、存在小幅度的溢价但不温不火,还是一路走跌最终破发,都是市场化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外力不能也无法干预。

      市场化定价的过程,还是一个各参与方科学博弈的过程。除了发行人和询价对象以外,普通投资者的心理和交易行为也是新股发行中必将考虑的因素。发行人通常都有获得更高发行市盈率的冲动,用以制衡这种冲动的唯有投资者基于理性预期的投资决策。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当购买一件价值5元的商品时,卖家要价7元,如果有人愿意花9元从你手里买走这件商品,那么7元的价格也就并不贵了。

      要形成这种微妙的“博弈”,投资者应当首先明白,在股票市场,收益总是与风险伴生,即使是一级市场也不是一个只盈利不亏损的市场,招商证券是第一例,却不可能是最后一例,不问价格,中签等于赚钱的想法既不利于保护自身利益也不利于合理定价的形成。而少数“哄抬物价”的询价机构,在股票发行上市过程中“自食其果”也将成为偶然中的必然。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所谓“理性定价”的达成在任何一个市场都非易事,成熟市场尚且如此,新兴市场就更是如此。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实施初期,从发行人到中介机构,再到询价对象和投资者,各个参与方都在进行摸索和尝试,定价成功是买卖双方理性估值、科学博弈的结果,定价失误导致上市后快速破发的个案也将客观存在。

      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下,一二级市场如何实现有效联动,怎样的估值方法才能看作科学合理,需要市场参与各方共同找出答案,对于A股市场IPO的后来者们,究竟是“漫天要价”还是“货真价实”,则应该且必须交由市场检验。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应该破除“首日暴涨”和“新股不败”的幻梦,毕竟“买者自负”不是一纸空谈,它与利益密切相关,意味着认认真真研究,踏踏实实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