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年终报道·宏观
  • 4:年终报道·宏观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价值报告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3:专 版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年终报道·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年终报道·宏观
    明年中国经济十大看点 新挑战:中国经济如何调结构
    看点2 货币政策微调力道有讲究
    看点3 财政投入重在改善民生
    看点4 外贸回暖途中仍有波折
    看点1 保八无忧 重心转向调结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看点2 货币政策微调力道有讲究
    2009年12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苗燕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苗燕 ○编辑 衡道庆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已经确定,这决定了明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将是“万变不离其宗”。但如何在继续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管理通胀预期”;又如何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其中的“微调”之道,格外为市场所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货币政策的原则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无论在执行中微调的频率与力度如何,货币信贷的环境仍将是适度宽松。而“重点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是微调需要遵循的原则。

      央行今年年中即表示将“动态微调”。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尽管新增贷款规模有所下降,但货币信贷总体流动性依然宽裕。央行所采取的微调措施,未从根本上改变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根基。

      尽管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国和世界经济出现了向好的变化,但经济的企稳复苏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因此,政策宜保持连续性。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明年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强调灵活性,微调将在所难免。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将动用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市场化的手段来调节流动性外,央行也特别强调将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这种信贷结构的变化,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微调的一种手段。

      今年下半年以来,作为央行最主要微调手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活跃度大大提高。数据显示,央行第三季度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同时,7月初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以优化操作期限结构。

      农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胡新智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政策上动态微调仍将持续,而且频率、力度都将加强。“当前经济形势尚未出现全面好转,如果经济好于预期,则公开市场操作适当收紧;低于预期,则适当放松。”

      此前,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旦公开市场操作不能满足流动性调节的需要时,央行可能会启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但该工具的运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这或许仅是货币政策的一个宣示性作用。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数量工具仍将是明年的主力,他认为明年最多加息一次,也可能根本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