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报道·海外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开市大吉
  • 9:市场趋势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圆桌
  • 12:信息披露
  • 13:专版
  • 14:股民学校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广告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研究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2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封面文章
    16份年度策略报告揭示一个事实 基金为何集体错判2009
    基金2010年看好3张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16份年度策略报告揭示一个事实 基金为何集体错判2009
    2009年12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弘文
      漫画 高晓建
      年终

      特稿

      在基金投研团队陆续发表2010年的投资策略报告的当口,本期基金周刊全面盘点基金的2009年策略报告,盘点基金对未来的预判能力。而16份基金策略报告的全面分析显示的结果,恰恰验证了一个物理定律:测不准。

      ⊙本报记者 弘文

      本报日前盘点了目前在手的中邮基金、大成基金、东吴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华富基金、华商基金、汇丰晋信基金、金鹰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信达澳银基金、招商基金、中海基金、中欧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的2009年度策略报告,在纵向横向分析后,得出了一个上述结论。

      值得提示的是,我们的目的是从一个角度分析中国基金业在2009年的投资预判能力、探讨2009年投资得失,同时更多地关注其中发生的原因。虽然碍于篇幅和时间,我们只对其中16家基金团队的策略报告进行分析,但我们相信其中的特征在全体60余家基金公司中都有相当普遍性,而此中的成败得失更是值得业者和读者关注。

      

      市场趋势:无人明确看多

      回首2009年,A股市场在2008年的基础上,演出了一幕“绝对大反攻”的牛市好戏。但在年初的年度策略中,16家基金公司却未有一家明确指出2009年的投资机会。全军覆没(至少在市场预判是这样)的结局,或许只能用一名著名基金经理在年初2009年度策略报告会上的一句“全体留级”的谶语作结。

      从具体结果看, 2009年绝大多数基金公司团队对于该年市场的行情持悲观或中性态度的。16家基金公司中,只有3家公司在言语之际委婉地表达了对股市行情的希望,在同业中,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了。

      相对乐观的基金团队是国投瑞银基金:“2009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企稳,不确定因素减少,流动性再次充裕,估值将迎来修复性的回升”;汇丰晋信基金:“A股市场最严峻的时刻已经基本过去。2009年的A股市场将很可能在宏观基本面恶化之际震荡筑底,并且在经济减速趋缓之际开始反弹”;华商基金 :“2009年资本市场会维持一个基本的活跃程度”。

      而无可讳言的是,大部分基金(包括3家上述基金中的其他预测内容),和2009年真实状况来说其实相距甚远。

      其中,“2009年市场将在底部震荡,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的论调占据了行业主流。此外,给读者作“选择题”(列举A股市场的集中可能发展方向)、或是压根不对市场行情作出判断,也是相当多基金公司的“明智”选择。

      比如,今年整体业绩居前的中邮基金在年初的策略报告上预期:经历了2008年的单边暴跌之后,2009年的A股市场更有可能以一种震荡的方式(除非陷入长期通缩)来反映宏观经济、宏观政策和企业盈利的调整,以及流动性、市场情绪和估值方面的变化。

      大成基金则认为:2009 年市场走势为大幅震荡和反复筑底,2009 年股票市场将会呈现结构分化的特点,局部投资机会持续存在。观点错误和中邮类似。类似持震荡观点的还包括东吴基金。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在2009年策略报告中,比较准确的确认了A 股市场的估值水平相对合理这一点(很多投资团队当时否认这点),但认为“指数的主导因素,将由估值回归向盈利变动”的说法和行情是相左的。同样确认了估值合理或市场底部的基金公司还有信达澳银、中海、中欧等。

      而华富基金认为,“此次经济周期调整的时间将至少跨越2008、2009、2010年,这使得2009年重归牛市的概率很低。”该基金公司将方向基本看反。

      当然最有创意的是金鹰基金,在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技术分析后,该公司的结论是:2009 年的A 股市场依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套用一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

      值得指出的是,看错2009年行情在年初业内的绝不止上述16家,而是全行业的普遍现象。即便是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王亚伟,在华夏召开的2009策略报告会中的演讲中也认为:要过多长的时间才能够进入牛市,这是一件相当不确定的事情。

      

      宏观经济:基金几乎无人看空

      和在年初对A股市场“熊声漫天”的同时,基金对于2009年的宏观经济的判断却是“高度乐观”——GDP保八目标有望实现,几乎成了大多数基金的异口同声。虽然,其中的论证过程质量大不相同,但从结果上说,相比国外投行,国内的基金还是比较成功的。

      中邮基金认为,2009年的GDP预期增长8%、CPI增长1.5% 、投资增长22% 、消费增长15% 、出口增长8%。另外,中邮还用词“非常专业”地预期半年之内,GDP增速的二阶拐点显现,扭转经济增长加速度下落的势头。

      华商基金也较明确的认为,GDP增长8% 、CPI增长2% 、城镇固定投资增长20% 、消费增长15% 、出口增长5%,同时,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在一个合理的水平,2009年中央将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通过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在宏观经济较为审慎的则是,大成、国投瑞银、华富、国海富兰克林等基金。总体上,上述基金对中国经济刺激的政策效应较为保守。比如国投瑞银认为,GDP增长速度为7.6%、 CPI增长速度0.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 、消费增长12.5% 、出口增长0% 。

      

      思维惯性左右基金?

      不过,令人感觉难以理解的是,虽然基金团队在宏观经济上的判断大致准确,但最终却未能得出2009年的牛市行情结论,这似乎并不足以用2009年股市是流动性催生的行情来解释。

      事实上,综观基金策略报告中,“确认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相当增速”,“确认了全球流动性会比较泛滥”,“确认了2009年初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是三个高度统一的方面。但最终大多数基金得出的是,A股震荡筑底的结论,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事实上,年中就是在上述三个论据的基础上,大多数基金经理得出了A股流动性牛市的结论。或许,只是2008年的熊市思维的惯性左右了基金,或是恐惧蒙蔽了投资者的视野?这一切值得行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