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年终报道·公司
  • 5:年终报道·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圆桌
  • 12:广告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路演回放
  • 16:专版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研究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2 2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5版:理财·案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5版:理财·案例
    女强人优化“哑铃式”资产 理财如何步步为营
    七成受访者表示参与新股“接力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女强人优化“哑铃式”资产 理财如何步步为营
    2009年1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互动策划/整理 涂艳
      ⊙互动策划/整理 涂艳

      本期参与理财团队:

      农行重庆分行金钥匙创智理财工作室

      基本情况

      张女士一家现居重庆,属于完成家庭资产初步积累并正处于上升通道的三口之家。张女士今年40岁,经营一家小型的汽车环保装置的个人独资企业,无社保,2008年税后净收入30万。配偶王先生,45岁,当地中学教师,年收入7万,于2000年时在单位参加社保,有三险一金,至今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2万,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3.5万,个人医疗保险账户余额2000元。二人有一独生女儿今年12岁,就读初中一年级。

      张女士一家拥有两居室一套,现在市场价70万。另于2007年3月按揭购期房一套,总价72万,首付40万,办理10年期商业按揭贷款32万,市场价90万。家庭拥有2003年购买的汽车一台,现值8万。另外,家庭现仅有现金5万,活期存款50万,定期存款10万。2009年2月购买的股票型基金20万,现在浮盈20%,2007年9月购买的QDII股票型基金15万,截至12月末账面损失30%。

      理财目标

      1、资金需求:2008年新接了一批订单,需要流动资金120万,预计产生净利润30万元。但目前只有活期存款50万,仍有70万的缺口。张女士原本准备把股票型基金以及目前出现较大亏损的QDII基金赎回,再向朋友借钱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

      2、教育需求:目前女儿年教育支出1.5万元,计划8年后送女儿出国留学,预计2年,留学费用现值25万/年,合计现值50万。

      3、养老需求:张女士希望15年后,在自己55岁,王先生60岁的年龄夫妻双方一起退休。张女士提出退休后希望生活水准保持不变,考虑到退休后医疗保健支出会加大,家庭月支出至少要保持在现值1万元的水准。预计二人退休后还将共同生活30年。

      4、张女士是家庭的支柱,保险尚需要补充。

      财务点评

      张女士家庭收入较高,现金流充足,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中产阶级家庭,张女士家庭属于高资产低负债,家庭财务状况良好。但张女士家庭的投资组合主要在活期存款与股票基金上,属于典型的“哑铃型”资产配置,即“无风险或极低风险收益产品+较高风险收益产品”理财组合。

      这种资产配置的方式,在高收益、高风险与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中度风险的产品实现过渡。在目前市场状况下,由于两种资产相关系数较低,容易导致不挣钱的部分(低风险部分)在不断地缩水,想挣钱的部分风险极大,资产配置不合理,对于家庭财务健康十分不利。

      另外,家庭负债比率较低,财务杠杆利用不够。储蓄率偏高,应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工具进行财务规划。

      理财建议:

      一、借用银行信贷产品融资

      张女士当前扩大经营规模所需资金缺口为70万元,如果赎回股票型基金和QDII基金,再向亲朋筹措资金弥补缺口,则:

      赎回20万股票型基金可得资金=20万*120%*99.5%=23.9万

      赎回10万QDII基金可得资金=15万*70%*99.5%=10.4万

      加上自有活期存款50万元,定期存款10万,共计50+23.9+10.4+

      10=94.3万元

      从张女士的家庭财务分析可以看出,张女士家庭负债比例较低,财务杠杆利用不够,同时该家庭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家庭财务状况较好,适当的负债不会对家庭财务造成大的影响。从张女士这笔融资需求来看,其预期收益率远高于贷款利率,因此通过向银行借款,合理应用财务杠杆可以使这笔融资获得更高的收益并且不会影响家庭的财务安全。因此建议张女士向银行融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而DII基金作为分散国内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的工具应长期持有,并且份额较少,赎回后对弥补资金缺口意义不大。因此建议张女士暂不赎回股票型基金和QDII基金,而采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需求。

      二、教育金

      目前张女士女儿12岁,其教育规划按照初中3年,高中3年,国内大学预科2年,出国留学2年计算。由于女儿国内教育金支出是每年支出,含学费、特长费等,约1.5万/年,且每年增长5%,考虑到张女士一家现金流充足,年可自由储蓄额度在20万以上,因此国内教育金部分建议以每年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解决。即每年存入本年度教育金1.05倍的一年期定期存款用以支付下一年度教育金,所得利息还可用于购买书籍等学习用品。国外两年的教育金支出,现值25万元一年,学费年成长率为5%。教育金筹划来源建议用10万定期存款到期,加上每月股票基金定期定额投资。

      因为教育金为刚性需求,教育金筹划必须为较为稳健的投资组合。建议将到期定期存款取出,一次性投资于优质债券基金,获取每年稳定回报。而基金定期定额投资股票基金,可以积少成多,摊低成本,分散风险,获取资本市场平均回报,并能够通过复利效应积累财富。

      三、养老规划

      张女士提出退休后家庭月支出至少要保持在现值1万元的水准,则每年为现值12万,预计二人退休后还将共同生活30年。假设未来每年的通胀率为3%,养老金投资报酬率约3%。由于张女士没有社保,而从丈夫目前的社保水平来看,双方都面临较大的养老金缺口。故建议张女士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同时将家庭每年的自由储蓄构建一个投资组合,将其中一部分资金“锁定”,用来筹集养老金弥补养老金缺口。同时,还建议张女士将家庭每年的自由储蓄额投入到一个由无风险资产、收益性资产和成长性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

      四、保险规划

      保险是家庭理财的重要工具,可以为家庭财富的蓄水池筑起一道堤坝,抵御外来的风险。虽然张女士家庭收入较高,但是没有任何保障计划,特别是作为家庭收入支柱的张女士,缺乏足够的风险保障覆盖,一旦张女士出现意外,家庭将难以为继。

      张女士收入占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占比较高,且没有任何社保,故在商业保险上尤其应增加养老、医疗和意外险。

      先生收入占家庭税后收入的18.77%,占比较小,而且王先生有基本的社保,因此在应有保额规划上可以较为灵活,除寿险外,同时应考虑意外险、家财险。

      女儿12岁,还未成年,遭受意外伤害的危险应重点考虑。保险产品配置应以意外伤害保险为主,并且具有一定的医疗费用保障。

      家庭投保小贴士

      规划原则:

      1、先为大人购买足够保险,然后再考虑为小孩购买保险。

      2、保费支出尽量控制在年度自由储蓄的5%—10%,年保费<2万。

      3、采用“买定投余”的顺序购买保险。

      张女士养老金投资品种建议表

        

    投资工具预期收益率标准差投资分析

    无风险资产国债 2.92%0.00%购买国债持有,作为无风险资产配置,获得稳定的保证收益
    收益性资产债券型基金4.20%19.40%典型的低风险产品,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
        

    银行理财产品5.00%23.00%承担一定的风险,追求相对较高的收益

                

                

    成长性资产股票型基金14.80%35.00%流动性强、专业团队管理,既分享资本市场的成长,风险也低于个人直接投资股票
    混合型基金11.20%28.00%既追求资本市场的高收益,又避免较大风险
    银行纸黄金9.60%26.00%对抗高通胀,追求较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