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大智慧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个股点评
  • 7:个股点评
  • 8:大智慧基金
  •  
      2010 1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大智慧封面
    下一版  
    pdf
     
     
     
      | 1版:大智慧封面
    以3289点为基准定投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短期流动性堪忧 仍需谨慎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10年01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敢于“冬播” 才有“春收”

      李志林

      在我的印象中,20年来A股市场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这些重要节日后,大多是“开门红”。但是今年元旦后却是“开门黑”,并且“黑一周”。许多人感到恐惧,我则认为这恰恰是完成“冬播”的好机会。敢于“冬播”,才有“春收”。

      在去年新增贷款10万亿情况下,浦发银行交出的首张业绩答卷仅增长5.43%。再加上银行股的再融资压力,使A股这个最大权重板块失去估值优势,一蹶不振;抑制房地产投机的一连串新政,使这个去年股市的领涨板块变成领跌板块;制止产能过剩和美国连串反倾销举措,使钢铁、水泥板块险象环生;业绩暴涨900%的上海汽车见消息后放量重挫,也使整个汽车板块呈现成长性到头的颓势。元旦之后股市的“开门黑”主要是权重股“开门黑”造成的,这就决定了一季度市场机会只能在中小盘股。

      市场走势总是和多数人的看法和仓位相反,例如去年年初1820点时市场普遍看空、轻仓,“船”很轻,结果元旦之后一路上冲,2月初就涨到了2402点。先制造上影线,再回落到2037点;今年年初3276点时市场普遍看多、重仓,“船”很重,结果元旦后开不动,就只能一路下跌。先制造出下影线,再上攻。本周的下影线主要是靠打压石化双雄和三大银行股实现的,但成交量不减。周五指数大跌,但相当多中小盘股逆势翻红,明显暴露主力借机在中小盘股上逢低建仓意图。

      “开门黑”并不是坏事,把权重股躁动引起虚高的指数降下来,把市场一致看多的气氛淡化下来,就为一季度行情腾出上行空间。这既有利于在市盈率20-22倍的安全状态下抑制过度扩容,又有利于为投资者创造低位“冬播”机会,还可凸现中小盘高科技、高送转、购并重组和世博这上半年四大概念股的持续活跃,形成财富效应。下周只要3130点收盘不破,沪市成交量萎缩至1000-1200亿,投资者就可完成另一半仓位的“冬播”。市场有望重回“指数稳中有涨、涨幅有限”的慢牛走势,一季度行情仍将精彩纷呈。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短期流动性堪忧 仍需谨慎

      桂浩明

      进入2010年,沪深股市走势显得很不如人意。虽然同期海外市场表现良好,股指稳中有涨,但沪深股市却与之背离,呈现不断回落格局。这种状况,与原先很多机构预测的将出现“跨年度行情”与“新年开门红”走势,可谓是有天壤之别。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沪深股市走出这种弱势行情呢?

      其实,沪深股市的弱势局面并不是到了今年才出现的,自去年12月份起市场就显现出明显的走弱态势。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与当时的新股超速发行有关,并且指望过完年以后随着新股发行节奏的放慢,行情能够重新起来。不过现在看来,很多人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收紧。通常年底央行会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虽然商业银行未必会在这个时候把大量资金放贷给企业,但此时人们会接受到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新年伊始银行的信贷投放会比较宽松,市场资金相对充裕。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去年12月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基本上都是以净回笼资金为操作方向,与以往做法形成了鲜明对照。而进入新的一年,在第一个交易周仍然是资金净回笼。有分析显示,这是央行在调节流动性以保证全年贷款“均衡投放”目标的实现,也就意味着今年1月份,新增银行信贷可能只有7000亿元左右,同比将出现很大的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性收紧动向在去年年底时就已经出现了。

      当然,股市中的资金供应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尽管两者之间存在同向运行特征,但是在具体表现上还是会有时滞出现的,而且通常是股市资金供应格局变化要晚于整个市场。不过最近两者却表现出了高度的同步,这里的原因在于近期股市扩容太快了。新年第一个交易周,一共有14只股票首发,而且下一周扩容速度也丝毫没有减慢迹象。这种格局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二级市场出现挤出效应,于是即便短线而言,股市资金面似乎不应该太紧张,但是表现在二级市场上,由于分流因素,实际上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供应方面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发现,年底的时候有几次大盘权重股出现了启动契机,但最后都表现为“一日游”行情,没有能够有效展开。这里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题材没有能够得到及时兑现,但是无法回避的是,股市资金面的不宽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现在申购新股的年化收益高达2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资金对于二级市场的兴趣是不可能大的。

      去年股市走出了一波超过人们期望的大行情,其中的一个重要推力就是流动性的超常宽松。现在至少这个因素是不存在了,这也就是当前市场疲弱的内在原因。当然由于央行已经明确表示要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也不会小,所以估计现在这种流动性紧张局面日后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投资者也没有必要因为当前股市资金面紧张而看空后市。只是面对时下流动性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的局面,对于股市走势还是应该保持谨慎。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期指”决定进度 流动性决定高度

      阿琪

      进入新年度后,虽然行情的“年终因素”消失了,市场情绪更稳定了,但新年初始的市场依然有些小麻烦:一是,基金在做完去年末的“净值行情”后,根据“新年度有新布局”的要求,在年初阶段需要进行持仓结构的再整合,即所谓的调仓行动。另外,也需要为3、4月份进行的年终分红“备现”。二是,虽然春节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扩容真空期,但现阶段2009年的存量扩容仍困扰着市场。三是,通胀数据已经开始提速,市场已经预感到“通胀真的要来了”,从而形成通胀压力强化物化资产需求与调控政策趋于收缩预期之间的多空“PK”,有“PK”则形成行情震荡。

      虽然行情继续处于“蜗居”状态,但行情趋势依然是清晰的。进入新年度,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已经成为静态,2010年的业绩预期已成为主导行情趋势的主要依据。现阶段,3000点对应2010年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7倍,这是岁末年初行情在“史上最大扩容压力”下坚韧抗跌的核心因素。这对后期行情的指导意义:一是,3000点以下具有非常厚实的估值支撑。虽然行情在3000-3300点10%左右的空间里已经盘踞了两个多月时间,其实行情不存在“久盘必跌”的系统性风险,制约目前行情的只是机构调仓以及题材股与价值股估值失衡带来的结构性因素。进入一季度,市场基本面也将进入经济数据和公司利润增速的爆发期,刚刚回正后的通胀也处于各方可忍受范围之内,这从根本上确定了行情整理后继续向好的基本方向不会改变。

      二是,决定行情向上进度的应该是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推出的速度,决定后期行情向上纵深度的是市场流动性的丰裕度。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之所以那么温和,指数表现之所以那么温柔,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盘蓝筹股普遍处于“趴窝”状态。因此,作为大盘蓝筹股的最大催化剂和今年市场的最大事件,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的推出进程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行情的整体进展。如果在上半年推出,本身已经具有估值优势的大盘蓝筹股在机构投资者调仓完毕之后就该“先慢后快”地启动了;如果是在下半年推出,则可能需要等到“啃完”年报行情后,再借助于一季度非常耀眼的经济与公司盈利数据来发动。同时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是催化大盘蓝筹股仅仅产生一轮补张行情,还是催化大盘蓝筹股从估值廉价走向估值溢价将直接关系着未来行情的空间深度。而这,将取决于市场的流动性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在目前“蜗居震荡”时期,“买跌”是谋取后期行情的主要策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年行情的流行色各有不同,如果说2009年流动性驱动的行情是靠胆量做的,高度复杂的2010年行情则更需要谋略与眼量。眼前的交易机会仍是年报素材,寻求行情的策略性机会还是要多琢磨推出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后所形成的投资主题。

      (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新年了 期待新面貌

      文兴

      去年春节联欢会有几句被人记住的话,其中赵本山的“不差钱”就是难以忘怀的,中国人“不差钱”成了2009年的流行语,也成为2009年股市的形象比喻。

      2009年从大的角度看就是不断上涨的一年,年底回看就是一个“不差钱”的牛市。现在到了2010年了,新年股市交易也进行了一周,一些喜欢“开门红”的媒体被开门跌的股市搞得灰头土脸,要说新年新面貌看来欠妥。

      不少人对2010年股市开局耿耿于怀,2010年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高开低走,未能实现“开门红”,其实人们没必要重视开门红。2009年的收尾行情与基金们的排位名次有关,在基金们奋勇争夺下,2009年末没有出现基金互相砸盘事件,而是竞相拉高自己重仓股,从而造成2010年虚高开盘,没有开门红的原因。

      2010年最为确定的是5月份开始的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第一季度市场震荡可能给世博会相关题材股予建仓机会,首先受益的上市公司应该是机场、百货、公交、酒店、航空、旅游等企业。同时围绕着产业转型而展开的上海本地股重组将与世博题材一同成为上海本地股持续上涨的动力。

      当然这是最为确定的事,同时确定的事,还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但对这市场到底有何影响还不能确定。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笔者在某次研讨2010年股市行情时就指出,对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别太乐观,别指望国企会参与这种高风险游戏。果然在1月7日举行的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国资委领导黄淑和表示,央企要慎重进入股市、房地产和期货等高风险领域,已经进入这些领域的,要规范程序,严格考核。

      开门跌了,有人就以为要跌一年了,这是惯性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最近看过一份报告,提到美国股市有一个特征,就是在经济从衰退中走出来前后股市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大约持续7-10个月,然后进入滞涨状态,持续的时间平均更长一些。很有可能,A股去年8月份之前的走势反映的是在市场预期悲观时政策和经济及盈利复苏的拉动,而之后至当前的盘整、震荡走势是在政策渐变、经济和盈利预期已经较高、短期难以大幅超预期背景下的股市反应。

      1月份还没有过去,人们对上证综指3300点已经有点害怕。同样春节还没有到,人们同样有理由等待赵本山给股市的启发。2009年是不差钱,2010年差不差钱呢?别急等等吧。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五年首失“开门红” 原因种种

      王利敏

      作为今年的第一个交易周,本周股市没有在连续四年实现年“开门红”后再现“开门红”,反而成为下跌的一周。在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今年肯定又是“开门红”的情况下,本周大盘出现了相反走势,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从A股市场历史统计数据看,自2006年以来,每年股市都实现了“开门红”。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沪市分别上涨了1.71%、1.5%、0.21%和3.29%,而今年1月4日则下跌了1.01%。从年份看,2006年、2007两年大盘进入了大牛市,实现“开门红”似乎理所当然;2009年大盘正好走出低迷,“开门红”也顺理成章;而2008年在大盘刚刚由牛转熊之时,大盘仍然“开门红”,不能不让人惊叹国人的节日情结是如何的根深蒂固,并如何奏效。

      今年出现五年来首失“开门红”,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元旦之前市场普遍乐观。记得前几年每逢过节,极大多数投资者都因为担忧节日期间会不会有利空消息出台,认真考虑到底该持仓还是持币过节,媒体也会连篇累牍的讨论。而这一次由于一致看好一季度行情的呼声占了绝对上风,几乎没有人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第二是节前走势过度强势,与以往大不相同。节前大盘从3039点到3277点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尤其是元旦前更是来了个四连阳。回顾前几年走势,除了2007年的“开门红”是在年前6连阳基础上实现的以外,2006年、2008年的“开门红”都是在年前出现小阴线情况下实现的,而2009年的“开门红”更是在年前8连跌前提下诞生的。而且虽然2007年实现了大涨后的“开门红”,但当日毕竟拉出了高位震荡的十字阴线,且随后调整了很久。

      第三是因为乐观氛围形成了“牛眼看市”。例如把限售股转让须交纳20%所得税这样很敏感的消息不加思考地视为利多,甚至视为特大利多。其实这则消息充其量属于中性,一是因为这项政策不是鼓励限售股若干年后抛售可以免税或降税,反而会让原先不想抛的投资者忧虑以后会不会提高税收增强抛售欲望。二是此政策很可能会让人发生股票交易何时会不会也收利得税的联想。

      第四是节前的众多乐观预期纷纷落空,形成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情绪化抛售行为。其一是新年“开门红”的强烈预期落空。其二是短期内推出股指期货的预期落空。其三是市场热点从题材股转大蓝筹的预期落空,从而引发众多大盘股集体砸盘动作。其四是扩容节奏减缓的预期落空。其五是所谓年报业绩浪的预期暂时受挫,例如上海汽车2009年度业绩骤增900%,但消息公布后的走势则是持续暴跌。

      由此可见,当市场中某种看法过于“一边倒”时,大盘往往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本周大盘下跌后市场看空气氛迅速陡增,此时此刻,投资者显然应该更加理性了。

      (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