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0 2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市场新闻
    股市资金月度报告显示 A股资金节前陷僵局
    沪银监局:2010年银行
    需警惕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警惕政策转向负面影响(上接A1)
    市场动态
    中金所启动股指期货
    第二阶段生产系统测试
    融资融券持续测试启动
    表现不佳者无缘首批试点
    股基大幅折损 债基投资价值重现
    企业责任≠公益捐赠
    “每股社会贡献值”给出量化标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警惕政策转向负面影响(上接A1)
    2010年02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警惕政策转向负面影响

      (上接A1)其中2009年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涨幅超过了100%,上证综指涨幅接近80%。在缺乏投资标的的我国,房价上涨预期的普遍存在使得投资楼市成为许多资金的最优选择。但与此同时,高企的房价会对居民消费倾向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虽然如此,单纯货币政策无法根本解决资金流向的问题。应该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正本清源”方式。贸然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事与愿违,使资金从“有泡沫”的市场回流的同时导致人们对预期降低也使得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流出。我们考察了企业投资的根本驱动因素:如钢铁业投资高速发展的背后推手就是高额的行业利润。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投资往往并不取决于当期利润水平或增速而是取决于对未来利润增速的预期,并随着产业或产品的不同,利润增速滞后期数不同。我们在“调结构”的同时,更加应该注意调节方式,尤其是市场化的手段。而货币政策收紧会提高外资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空间,有可能吸引更多游资流入国内资本市场,使得外汇占款和货币供应量均继续增加,加大宏观政策调节的难度。

      我们曾采用自回归模型测算在没有经济危机冲击情况下2008-2009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发现目前经济增长的速度仍然落后于在没有经济危机冲击下经济自身应该达到的水平,目前并不能从低基数产生的快速增长就得出经济过热的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经济仍处于危机过后的重新进入正常经济轨道的过程中,不能从低基数产生的快速增长就得出经济过热的结论。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目前还远未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退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