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产经新闻
  • 7:F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民工荒逼外贸企业自营生产 在线小单外贸借机突围
  • “人口红利”未到拐点 “民工荒”:经济结构转变关键时刻到来
  • 蔡昉:“民工荒”非“民工慌”
    “二次人口红利”仍有优势
  •  
    2010年3月3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特别报道
    民工荒逼外贸企业自营生产 在线小单外贸借机突围
    “人口红利”未到拐点 “民工荒”:经济结构转变关键时刻到来
    蔡昉:“民工荒”非“民工慌”
    “二次人口红利”仍有优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民工荒逼外贸企业自营生产 在线小单外贸借机突围
    2010-03-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封十二


      

      ⊙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听说有的企业包火车车厢去中西部招工,不管愿不愿意来自己的厂,总之先将愿意出门打工的人拉过来再说……但我们没有这么夸张,我只是从‘客户’变成了‘老板’啦,”徐莺说着,自己先大笑起来,“连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徐莺是绍兴一家服装外贸企业的老板。最近她买了一间工厂。这个工厂原来是她的主要供货商。几天前,这家供货工厂的老板因为招工困难,疲于应付,打算将工厂一关了之。而直接影响则是,徐莺手里的订单将面临无货可供。情急之下,徐莺盘下了这间厂,由它的客户变成了老板。说起身份的转变,徐莺有些尴尬——“我是被逼上梁山的,”她无奈地说。现在厂子是维持住了,可招工难的问题依旧存在。为此,她特地保留了原来的一支老管理班子,还调整了工资,希望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求职者。

      “金融危机时,出口的单子急速减少,这间工厂的原老板迫不得已‘被动裁员’,通过降低工资的方式削减工人。结果,当时很多人都辞职了。”徐莺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口有所回暖,外向型订单急速回升,尽管招回了很多老工人,但生产线还是难以满负荷运作起来。“最缺乏的是一线工人,最苦最累的活儿没人干了。”她说。

      徐莺尝试过很多办法,除了没试过包火车车厢去拉人外,跑招聘会、去火车站或民工聚集地招人、请老乡介绍、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等等,她都试过。但在元宵节之前,更多的打工者却仍在观望,因为手里还有些钱,总想多选选,找份较理想的工作。

      对于招工难的原因,徐莺认为是结构性短缺。“工人的总量不缺,但对于老板有个用工成本的问题,在某些岗位只能给到一定数量的报酬。所谓的招不到人是指在某个工资挡位找不到人。这是个用工平衡的问题,需要提供相应的福利、培训等来补贴。另一方面,老一代打工者由于年纪问题,更希望从事需要经验的高工资的工种,而年轻一代却还跟不上。”曾经有个老工人带了她18岁的女儿过来,徐莺问她愿不愿从最基层的车工做起。小女孩拒绝了。她希望有更轻松的活儿,哪怕报酬没有这么高……这就是“第二代”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传统外贸企业所受到的金融危机冲击,众多拥有自营工厂的中小外贸网商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的员工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大批裁员,也不需要批量招工;在出口变化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深圳一位专营婚纱等婚礼用品小单外贸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小型批发商高频率的短单、小单,取代了原有大中型批发商的长单、大单,这促使大量海外“草根”买家迅速涌现。现在林先生通过在线外贸经营着自己的生意,虽然每笔订单的金额不大,但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营也更加灵活。有此感触的还有义乌弼图塞工贸有限公司的吴先生,他们工厂所生产的玻璃珠用于各种饰品,同样因为专注于小单外贸而躲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这种“B2C的网络外贸模式还拿到了高于通过传统贸易代理公司销售的高利润”,他说。

      据专业在线外贸服务平台敦煌网的统计显示:以在线方式的小单外贸市场来说,去年5月开始,每月的订单增长率都在20%以上,对应成交额成长率为20%到30%。截至2009年底,海外买家的数量已经从年初的120多万翻倍增长到近300万,这也使很多看重外贸市场但缺乏相关途径和经验的生产企业看到了机会。

      深圳市一位在国内专营手机生产的祝先生从去年开始尝试小单在线外贸,一年下来,月出口额基本维持在40万美元左右。他表示有信心在2010年再翻两番。

      采访中,这几家企业都表示没有严重的缺工问题,在外贸环境不好时,小单外贸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没感到有裁员压力。随着如今出口形势的好转,即使随着订单的增多需要小幅提高产能,也能基本靠老工人介绍解决招工问题。“农民工也有感情,你没有在最困难的时候离弃他,也就能得到他起码的信任;现在随着经济环境的回暖,他们也愿意与企业共进退。”专营婚庆用品的林先生总结说。对于小单在线外贸的这种抗风险性,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