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放大视野 做大事业
  • 保持荣誉 忘记荣誉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人物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放大视野 做大事业
    保持荣誉 忘记荣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放大视野 做大事业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周鹏峰 ○编辑 王颖
    封十二


      时值两会,乍暖还寒。

      在金融界委员的身影中,这位全国政协委员颇受关注。

      连续几年来,他持续为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这“两小”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交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提案。

      今年,他又作为银行业唯一代表,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建议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作为十六位大会发言委员中唯一一位来自金融界的委员作大会发言。

      他带领北京银行不断实现发展突破,成为中小银行奋斗进取的缩影。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王颖

      

      起步基础异常薄弱的北京银行,如今已蜕变为城商行公认的领跑者。

      2009年,北京银行总资产一举突破5000亿元,利润总额排名则继续提升至中国上市公司百强第22位。

      这一成绩对应的历史则是,成立初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67亿元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曾把北京银行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重生

      1995年时任工商银行北京分行领导职务的闫冰竹,受命接手组建北京银行,彼时,闫冰竹与他带领的团队面对的是90家独立分散、各自为政的城市农信社。

      如何整合这些分散的个体,如何协调各相关利益群体、稳定队伍都是摆在闫冰竹等北京银行组创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还不止于此。

      由于原城市信用社管理混乱、人员状况复杂、风险隐患突出,刚刚组建不久,原城市信用社时期的违法违规案件相继暴露,尤其是中关村城市信用社67亿元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让北京银行负累十年。

      在没有政府注资、资产剥离的情况下,北京银行经过长达十年的艰辛努力,完全依靠自身创造的税后利润,化解核销了高达67亿元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

      而北京银行也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把握住现代金融发展趋势,抓住了金融业全面开放、资本市场飞速发展等历史机遇走上了可持续稳健的发展之路,尤其近几年的发展尤为迅猛。

      2007年,北京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实现了质的飞跃;翌年,在香港设立代表处,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

      2009年,成为国务院批准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首批试点单位,也是唯一一家获得此资格的中小银行;并成为国内组建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实现了一系列战略突破。

      2010年,已经在北京银行走过15年的闫冰竹,经过了成立初期的反复沟通和艰难整合,化解风险的巨大压力和艰辛努力,以及引资上市前的艰难抉择和实现发展后的成功喜悦,早已没有了接手北京银行时的犹豫与彷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闫冰竹爽朗随意的言辞传递着北京银行乐观的发展前景。

      矗立于北京金融街的北京银行总部大厦一直是闫冰竹心中的骄傲,“我们总部大厦比第一大股东ING的总部还气派。”

      在与记者的闲聊中,闫冰竹甚至也会“八卦地”透露一些总部大厦落成的细节,比如挖掘地基时,采到了一眼泉水。

      “风水宝地啊。”闫冰竹开玩笑地说。

      

      进取

      北京银行这几年的发展,丝毫没有辜负这一“风水宝地”的护佑。

      就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率先实现复苏,同样,2009年对于北京银行来说,也是收获的一年。

      闫冰竹告诉记者,2009年,该行总资产已突破5000亿元。截至9月末,实现净利润44亿元,人均创利100万元;资本充足率14.52%,资产收益率1.27%,资本收益率16.67%,成本收入比22.79%,不良贷款率降至1.01%,拨备覆盖率达到212.45%,各项指标均达到上市银行优秀水平。

      也就是在2009年,北京银行第六家分行长沙分行正式开业,此前,北京银行已在天津、上海、西安、深圳、杭州相继设立分行。长沙分行的成立意味着该行涉及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全国性经营网络战略布局加快推进。

      北京银行自2006年实现跨区域经营以来,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战略,设立了包括长沙分行在内的6家分行及香港代表处,并发起设立了北京延庆村镇银行,入股廊坊银行。

      也是在2009年,北京银行成为国务院批准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首批试点单位,并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设立中国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2010年初,北京银行在这两大新涉金融领域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月初,作为获准进入保险行业的唯一一家中小银行,北京银行入主首创安泰50%股权先后获得银监会和保监会的批准。新合资公司将在完成股权交易、履行行政审批以及工商登记手续后将及早挂牌。

      2月下旬,由北京银行独资设立的全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正式面世,并于3月1日正式挂牌营业。

      对于北京银行何以在众多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备受垂青,闫冰竹称,这主要得益于北京银行在品牌、资金、风险管理、客户资源、网络、公司治理、管理团队、国际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

      以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而言,该行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北京银行的基础客户、网点渠道等重要资源主要集聚在北京,在长期经营中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信誉。北京经济持续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北京银行具有影响力的银行品牌,将为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广阔前景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北京银行信守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风险治理结构,与战略合作伙伴ING集团在风险管理方面深入合作,建立风险计量工具,推进风险量化管理,开发风险管理系统,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此同时,广泛而深厚的本土客户资源更是北京银行固有的优势。

      据闫冰竹介绍,北京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自1999年才正式开办,开发出了较齐全的个贷产品,且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2008年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实现6.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位,增量份额排名第一,2009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与投资保险公司的获批,都意味着北京银行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展,也意味着该行着力打造大零售业务平台的战略布局也逐渐浮出水面。

      但北京银行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对于北京银行是否将计划继续向其他金融领域渗透的问题,闫冰竹称,北京银行将继续推动品牌化、国际化经营战略,积极推进金融租赁、基金等业务。

      

      理想与现实

      但对于未来,闫冰竹或者说北京银行有着远远超越既有成就的梦想。

      全球最知名、拥有190余年历史的花旗银行成立之初名为“纽约城市银行”,也是一家规模很小的地方性银行,但它一直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伟大的全国性银行”和“有史以来最强大、最具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机构”。

      在行里,这是闫冰竹常常跟其所带领的团队谈起的花旗案例。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花旗银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最终成为跨国金融集团,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成为全球国际化程度、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

      在闫冰竹看来,同样出身的北京银行也应该有花旗一样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矢志不移、不懈努力,最终成就属于北京银行自己的辉煌。

      他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依托“阳光监管”政策,每一家为梦想不断努力的中小银行,都能够在开放公平的金融生态环境中茁壮成长,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自身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梦想。

      或因此,在立足自身努力的基础上,为中小银行以及中小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倾向,是身兼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中小银行代表两重身份的闫冰竹始终致力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可谓不大,态度不可谓不坚决,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如何使这些政策真正落地,闫冰竹认为首先需要营造一种全社会关注中小企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增强信心,社会上仍然存在“重大企业、轻小企业”的现象,其根源是公众对中小企业的信心还不足,中小企业发展同样需要全社会的信心。二是监督到位,要健全相关监督机制,加强政策执行后续跟踪,确保政策落实。三是舆论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支持,通过在社会营造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使商业银行敢于给中小企业放贷,其他部门也不会歧视中小企业,诸如“玻璃门”、“弹簧门”等不平等现象也会逐渐得到改观。

      同时,闫冰竹认为,也应当加大对中小银行政策扶持,因为中小银行也是中小企业。

      目前,中小银行仍然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受到种种“歧视”,作为中小银行的北京银行自然也感同身受。

      比如,由于知名度低、社会不认同,很多大型企业不允许在中小银行开户,一些业务还不允许中小银行开展,小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都很艰难。特别是,不少中小银行含辛茹苦“养”大的优质中小企业,在大银行的品牌感召下,纷纷“弃小投大”、“孔雀东南飞”,中小银行只得再去寻找初创阶段的小企业,从头再来,出现“大银行大小通吃、小银行生存艰难”的局面。

      据专家测算,支持一家中小银行就是支持1000家中小企业,扶持中小银行就是支持中小企业。

      闫冰竹认为,因从巩固三十年银行业改革成果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战略高度,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扶持,包括:采取宽松的业务准入,逐步取消一些歧视性的存款规定;实施优惠的财税政策,中小银行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高、经营风险大,需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继续实行差别的监管政策,建议进一步扩大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幅度,并在产品创新、呆账核销等方面,也给予一定的差异化政策。

      作为中小银行的代表,闫冰竹认为,为中小企业、中小银行的发展建言献策,是他的职责所在。

      很多人都说闫冰竹是一个梦想的追逐者,自从1996年加盟北京银行,伴随北京银行走过难忘的成长历程,闫冰竹心里一直怀有一种渴望与激情,就是希望北京银行尽快做大、做强、做优,成为国际领先的商业银行。

      而今天,这个梦想则越来越强烈,离北京银行也越来越近。

      闫冰竹两会提案摘选

      ■ 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小银行的发展,将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这“两小”视为同等重要,给予大力支持。

      ■ 我国金融消费者人群众多,涉及面较广,有必要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以公平对待消费者,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 应适当放松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

      ■ 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应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