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股指期货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业绩因素凸现 大盘酝酿转身
  • 升值概念“熄火”
    互联网现重磅消息
  • 成本挤压重组加速 钢铁股拐点或至
  • ■A股B股
  • ■盘终参
  • ■期市
  • ■创业板
  • ■货币债券
  • ■基金
  • ■港股
  •  
    2010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市场趋势
    业绩因素凸现 大盘酝酿转身
    升值概念“熄火”
    互联网现重磅消息
    成本挤压重组加速 钢铁股拐点或至
    ■A股B股
    ■盘终参
    ■期市
    ■创业板
    ■货币债券
    ■基金
    ■港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业绩因素凸现 大盘酝酿转身
    2010-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恩智 ○编辑 陈剑立

      ⊙张恩智 ○编辑 陈剑立

      

      周三大盘走势跌宕起伏,走强后出现缩量下跌,上证指数最终以下跌报收。从走势上看,当前点位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震荡来消化潜在利空,但从指数的上涨动力源来看,未来走势藏龙卧虎,大盘正在酝酿“华丽转身”,我们需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抓住机会。

      缩量消化潜在利空

      从盘面来看,大盘在震荡中显示出一定的缩量特征,两市成交较前一个交易日明显减少,而2月新增贷款降至7000亿元,流动性和货币紧缩或成为大盘缩量盘整的诱因之一。

      但从驱动大盘的根本因素来看,未来业绩增长或代替货币和流动性,成为大盘向上的发动机所在。我们发现,2010年以来,货币和流动性紧缩预期强烈,但对大盘影响并不大,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和信贷指导并未使得大盘大幅下跌。而在春节长假因素和信贷调控政策的双重影响下,2月份新增贷款规模约为7000亿元,环比回落近五成。但我们发现,在流动性增速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大盘指数的表现相对温柔,并未出现大幅杀跌局面,而上市公司的业绩将以年报为契机出现稳健增长,未来大盘震荡一段时间后止跌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统计显示,在业绩预告的当日,市场会对预告的业绩做出反应,表现为预增的股票超额收益为正,而预减的股票超额收益为负。由于年报预增的股票大于预减的股票,业绩因素对大盘影响相对正面。我们注意到,对业绩预告提前反应最明显的两个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社会服务行业),预增的股票的超额收益为负。 预告之后2个交易日,业绩预告的影响在大部分行业仍然存在,即预增的股票有超额收益,而预减的股票超额收益为负;但部分行业预减的利空已经消化,预减的股票也开始产生超额收益,如信息技术和IT板块。这无疑说明货币政策或被市场淡化,业绩因素将逐步凸现,并成为大盘止跌的“抓手”所在。

      从目前的情况看,第一季度一直是年报公布的高峰期,各家上市公司属于2009年的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但是2009年全年的业绩却并未明朗。因此,年报行情所带来的机会仍然值得期待。

      大盘酝酿向上转身

      除了缩量外,两会期间关于房地产和物业税的讨论扣人心弦,房地产指数和权重股出现震荡调整,也造成市场短期震荡。但从长期来,物业税是全球多数国家采取的成熟做法,有利于缓解经济结构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短期“倒春寒”后,大盘有望迎来明媚春光。

      我们注意到,两会期间,有关房地产的提案占了所有提案的半壁江山,而其中关于物业税的提案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趋势上看,取得、流转、保有,三环节税赋均衡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而从程序上看,物业税出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立法前更需要仔细研究。特别是物业税是一个千头万绪、浩繁的系统工程,目前房地产信息系统还不完善,还有很多城市房地产信息未联网,对于同时在不同城市购房目前还缺乏有效甄别,还有不同类型、面积住房的问题,个人收入也千差万别。所以,物业税虽然是市场各方热议的焦点,但短期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对大盘的“冲击力”也较为有限。预计大盘在盘整一段时间后“转身”向上的概率较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信贷增速出现下降,根据M2和大盘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来看,M2的拐点可能是大盘的拐点所在,我们需要在抓住机会的同时,防范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