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要闻
  • 4:焦点
  • 5:财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公司巡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从欧元的困境说开去
  • 过分担忧通胀
    将扼杀中国经济复苏
  • 北京最贵楼盘1个月零成交
  • 一种更公平设想:共有产权商品房
  • 上海两步骤打开资本市场新天地
  • 低碳创新与价值创造
  •  
    2010年3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从欧元的困境说开去
    过分担忧通胀
    将扼杀中国经济复苏
    北京最贵楼盘1个月零成交
    一种更公平设想:共有产权商品房
    上海两步骤打开资本市场新天地
    低碳创新与价值创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两步骤打开资本市场新天地
    2010-03-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宁远

      推出国际板和交易跨境ETF,是中国的自信,也是中国经济强大和中国资本市场近20年快速成长的情势所致。如果上交所从现在开始就把自身业务定位成对全球开放,则在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越多,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力度也许就会越大。而试水跨境ETF,还意外地提供了一条参考渠道:用境内投资人的人民币解决过高外汇储备。

      ⊙陈宁远

      

      上交所理事长耿亮参加两会期间,对市场日益关注的国际板和跨境ETF,作了相当明确的正在推进之中的表态。同一天,上海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华安基金,与英国富时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取得了富时100指数的使用授权,华安将开发富时100ETF,并且力争今年底推出。

      这两个动作一气呵成,无疑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大事:中国经济开放最重的一扇大门——资本市场和货币体系进一步开放了。这是中国的自信,也是中国经济强大和中国资本市场近20年快速成长的情势所致。资本市场有能力对各国企业开放,这是一个经济大国,尤其是资本市场大国应有的风范。

      开设国际板,意味着中国境内的投资人,足不出国就可以用人民币直接在上交所购买外国公司的A股股票,这些外国大公司按中国的制度发行、运行,用人民币计价和交易。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来自外国,到中国融资,让中国投资人分享其经营成果;就像我们的中石化去美国融资,让美国投资人直接投资、分享中石化的成长一样。

      富时100指数的成份股均是世界知名企业,如汇丰、壳牌石油和必和必拓等。而以富时100指数为基础的跨境ETF,就以这些股票为资产配置、进行实物担保发行的投资基金。简言之,买这种跨境ETF,就等于买了一揽子不同数量的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蓝筹股票。当然具体交易情况稍微复杂些,投资人是在上交所直接购买的ETF份额,在中国普通投资人尚不能自由去境外投资的情况下,这只是一种间接的持有,但客观效果是一样的。

      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制度框架下,全世界的人们本来设想,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当其冲最难以克服的障碍,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本币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但中国的改革开放,本来就前无古人。在以往30年的改革开放史中,有多少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障碍,都在中国人的努力下克服了。人民币暂时不能自由兑换,也许并非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

      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并不会彻底阻碍在中国境内交易各种资产。换句话说,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可以做的资本交易完全可以先做起来,规模并不会小,这是显而易见的和大量发生的。比如,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从上世纪初青岛啤酒破冰H股,到金杯汽车登陆纽交所,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央企,数量和规模都十分庞大,都受到各国资本市场的青睐和高度重视。中国企业能够走出海外,海外的企业也一定来到中国。在沪深A股上市的我国台湾企业、日资企业都有。他们没有上市的障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不会有。

      如果上交所从现在开始就把自身业务定位成对全球开放,则在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越多,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力度也许就会越大。这种互动性并不存在谁是蛋、谁是鸡的关系。也没有这个(人民币自由兑换)不做,那个(外国公司A股IPO)就一定做不了的因果。

      上交所对境外企业开放,不存在任何交易技术的问题。上交所理事长首先澄清国际板不是“国际提款机”。外国大公司是把中国看成成长最快的最大市场,才来中国IPO的,募集资金投向围绕中国市场的项目十分正常,且有强烈欲求。

      至于“提款机”的担心,说实话,还是我们自身对A股IPO制度的担心。与上交所要对此需有更大程度的开放一样, IPO制度也必须改革,这早就是一个基本的共识。实现把IPO的选择权还给市场的改变,并不比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更少积极性。我们估计,因为有了外国公司的参与,IPO制度的彻底革新,也许来得更快些。因为资本市场来到中国,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难以估量的经济作用,就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结果。

      对跨境ETF,市场有一种担心,觉得这可能会分流市场资金,这完全是误会。且不说跨境ETF的规模受制于QDLL(因为发行ETF基金的公司,拿不到QDLL的指标,就没有外汇可以购买到足够的建立ETF单位的基础实物成分股票),就是有足够的QDLL指标,我们的外汇储备,也十分充沛,足够资产配置的。

      要言之,通过跨境ETF走出去的资金,很难影响到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因为它们不是相同投资偏好的资金,更不是非此即彼选择的资金,而是对境内投资人提供投资机会平等的待遇,进行全球自由资产配置的选择。而投资机会的增加,和市场资金的分流,没有线性关系;而投资常识告诉我们,从长期看,这将达成一种资本均衡分布的关系。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推出跨境ETF,还意外地提供了一条参考渠道——可以用境内投资人的人民币解决过高外汇储备;以市场投资人的多种投资选择和配置,改变外汇储备只有国家对外的投资行为,且过分集中在投资美元资产,尤其是集中美国债上的系统风险。用巨额外汇为祖国建设服务——谁也不能否认资本市场的建设,是一国经济建设最大的核心所在。

      推出国际板,交易跨境ETF,这个通过上交所平台的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不仅是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必经途径,也是中国经济开放的一个硕果。我们若不能以实际的交易能力,迎接这个市场的结构性改变,经济改革就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目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值,已达世界第二,但与此规模相比,开放度还始终有所欠缺。就是与新加坡想比,也多有不如。截至2007年,只有700多家上市公司的新加坡,却有37%的外国公司,仅我国大陆就有138家企业前去上市。若中国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的程度,连新加坡都赶不上,又遑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潮流给予中国的机会,赶快迎头赶上去!

      (作者系知名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