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圆桌
  • 11:信息披露
  • 12:观点·专栏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B基金周刊5
  • A6:基金·焦点
  • A7:B基金周刊7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购房投资两不误 80后单亲家庭女孩理出“财富梦”
  • 超六成投资者
    异常关注股指期货
  •  
    2010年3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5版:理财·案例 上一版  下一版
     
     
     
       | A15版:理财·案例
    购房投资两不误 80后单亲家庭女孩理出“财富梦”
    超六成投资者
    异常关注股指期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购房投资两不误 80后单亲家庭女孩理出“财富梦”
    2010-03-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互动策划/整理 涂艳

      购房投资两不误

      80后单亲家庭女孩理出“财富梦”

      ⊙互动策划/整理 涂艳

      本期参与理财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金融理财师 AFP 颜杰

      客户情况简介

      蔡女士,今年55岁,2010年刚刚从单位退休。由于是离异家庭,蔡女士目前一人居住在江苏老家,拥有一套房产价值120万元,另外存款50万元。蔡女士每月领取养老金1500元左右,生活较拮据。

      女儿小刘,今年25岁,在上海一家国企工作三年,年薪在13万元左右。由于每日工作清闲,加上对投资理财异常感兴趣,小刘非常想实现自己的“财富梦”。目前,小刘手中有工作积蓄15万元,加上父亲已经 “赞助”的购房首付30万元,小刘希望能在3年内实现至少50%的高收益。平日消费并不多,除去每月1000元房租外,每月其他支出2000元左右。另外,蔡女士和女儿均有社保,但是均无商业保险。

      理财目标

      1、 现在小刘最大的焦虑是,如果3年内不准备买房,自己租房生活将花费租金总计在4-5万元左右,如何通过自己的投资理财,让目前的45万元迅速“生财”,以抵御房价在3年内的上涨预期?

      2、 打算在女儿成家之后卖掉老家的房产,希望老年生活有保障,且不加重女儿的负担。

      家庭财务分析

      蔡女士家庭中每年有退休收入18000元,能够基本满足自用需求。而女儿年收入有13万,每月日常支出3000元仅占到每月收入的27.7%,储蓄率还是较高的,这意味着有更多的节余可以作投资理财。

      考虑到这种情况,理财师建议:即使将来购房,每月支付房贷的同时也满足小刘投资理财的愿望,也是有这个保障和能力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果3年内不考虑买房,则希望自己的投资收益要高达50%以上以抵御房价在未来3年的上涨预期,如果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其他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理财建议与分析

      我们将蔡女士及女儿小刘的三大目标列表如下,并划分为4个理财子计划:

      1、 购房计划

      目前女儿小刘也在焦虑犹豫中,如果3年内不买房,希望购房款能在3年内实现至少50%的高收益,以抵御房价在3年内的上涨预期。而小刘希望通过对购房款的打理来实现3年50%的高收益的目标,则需要投资于股市等高风险市场,而历史经验表明该类投资的目标事实上并不一定能保证达到,尤其是投资于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资本市场。

      虽然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一定的调控压力,但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的时候,房地产才出现真正大的调整。拿购房款先去做投资3年后再购房,也面临着较大的机会成本。重要的是小刘的购房属于自住行为,如果小刘考虑现在就购房,那么购房后可省去每月1000元的房租,甚至可能的话可以将一个人居住的母亲接到上海同住,既可彼此照顾又可节省开销。故推荐小刘考虑清楚,先实施购房这个更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的方案。

      鉴于小刘每月有固定的、较高的储蓄率,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来完成购买目标。一方面可以利用银行贷款减轻一次性筹集大笔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月供的形式也可以达到储蓄的作用,未来通货膨胀也可以减轻房贷的实际支付压力。如果购买一套价值为100万元的小户型,小刘可以利用到父亲已经 “赞助”的购房首付30万元,及自己的储蓄15万,所以目前只需要贷款55万,按目前的利率、30年还款期限来算,每月只需还2676元左右。

      2、 养老计划

      蔡女士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养老问题,虽然有1500元退休金刚好过生活,但拥有一套价值120万的房产和50万存款,这是蔡女士养老的最大资源和本钱。但因为这部分资产因为要用以养老,应该力求稳健,所以蔡女士可以将其50万存款投资到一些债券类和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上,以实现保本稳定且增值。

      这部分资产若以平均4%-5%的年化收益率计算,每年将有2-3万的收益,可以极大地补充蔡女士的养老资金。而蔡女士打算在女儿成家后卖掉老家的房产,同时又希望老年生活有保障,且不加重女儿的负担。如果房产出售后,蔡女士有可能到上海与女儿共同生活,可以在生活上有保障和照顾,资金上也有极大地改善和更多的宽裕,生息资产将达到170万,每年也至少可以得到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7万多元。

      3、 保险保障计划

      蔡女士和女儿小刘均有社保,但没有商业保险。小刘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且要承担养老和支付贷款的责任,所以要加强保险保障。保险可以让风险来临发生的损失尽可能地减少,可以让家庭的生活不受到大的影响,能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

      建议小刘着重配置意外险和健康险,年缴保费以年收入的5-10%为限,理赔额度应首先覆盖房贷,保险金理赔能够偿还所有现存的借贷(是买保险时计算保额的基本依据)。而蔡女士到了这个年龄要么投保受到限制要么保费和保额上不合算,可以从轻配置。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方案。

      4、 投资理财计划

      投资理财是小刘的兴趣所在,也希望实现通过短期的投资实现财富梦想。前面已经提及,要达到50%的投资收益较为不现实,故建议在完成购房计划的同时,兼顾小刘的投资之路。

      小刘在每月归还房贷、日常开支、保费后还可结余5660元,可以考虑每月投资3000元的基金定投。通过基金定投,投资者既可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又可实现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效应。

      另外,建议蔡女士和小刘家庭预留3-6个月开支的紧急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约有1、2万即可,小刘可以从已有的结余中预留一部分资金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结余资金应当充分利用投资理财来实现资金利用效应的最大化。接下来,理财师也根据小刘的风险偏好属性为其制定了投资理财计划。

      因为蔡女士每月的收支比较单一和均衡,且面临将来可能出售房产,我们单以小刘的收支情况作了收支情况表。

      从规划之后的可以看出, 小刘每年收支可以做到略有盈余,现金流充沛,而且家庭所订立的买房、养老、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的目标也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理财方案

    (类型)

    小刘

    被保险人投保产品 保障期间保险金额年缴保费
    A公司定期重大疾病保险保障至70岁50万4680元

    综合意外险1年50万1268元

      年度收支状况表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年收入130000房贷月供32112
    基本生活开销24000
    保险费 5948
    投资理财36000
    合计130000合计 98060

    结余:3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