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人物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全球生态政治超主权组织构想
  • 这场战略博弈关乎中国未来地位
  • 集合债券:
    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 纽约时报这回很没面子
  • 银行再融资:请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 冰岛人当真成了那个老渔夫
  •  
    2010年3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全球生态政治超主权组织构想
    这场战略博弈关乎中国未来地位
    集合债券:
    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纽约时报这回很没面子
    银行再融资:请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冰岛人当真成了那个老渔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再融资:请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2010-03-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湘源

      ⊙黄湘源

      

      建行或启动600亿再融资,有消息说,工行可能也有一致行动的意向。

      工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和9.86%,建行分别为12.11%和9.57%。相比之下,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中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6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37%,较2008年底分别下降1.8和1.44个百分点。难怪原来在不少人看来,工行、建行再融资的要求不会像中行那么迫切。

      由于中行正在谋划400亿可转债和70亿美元H股的发行,一旦发行成功,就有可能使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回升到12%至13%。这对于工行、建行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不啻一场资本充足率上的龟兔赛跑。原来领先一步的兔子如果躺下来睡觉,就有被乌龟超前的危险。

      作为同在2006年前后上市的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IPO融资之后,目前还均未通过资本市场渠道再融资。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信贷规模高速扩张,特别是去年的信贷大跃进之后,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出现了明显下降,普遍存在补充资本金的客观需要。三大行也不例外。再融资成为包括三大行之内的上市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不二之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既是很差钱的银行自己的真实需求,同时也是银行资本金管理政策倾向性的反映。

      不过,银行业之所以迫切需要在2010年年底前提高其资本金充足率,与其说是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和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要求,还不如说是天量信贷对银行资本惊人消耗的风险所倒逼。银行贷款放得太多,资产扩张得太快,不仅需要资本来覆盖风险,而且也需要增量资本支持其继续快速扩张。

      其实,银行业资本金的积累,主要依靠留存利润和外部融资,这早就是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曾经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去年也出现利润大幅下降,为此,在启动这次再融资的时候,启动了“降低资本消耗;提高定价能力;提高非利息收入”的第二次转型。然而,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转型谈何容易!眼下最可行的,也是他们真正相信并且一向所身体力行的,无非还是更多的资产才会带来更多利润。银行业纷纷选择以增量资金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在某种意义上不啻向股市传递了一个还会继续铺摊子的信号。

      上市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需要,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对资本市场的过度依赖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内生机制的一大致命缺陷。工、中、建等国有大行虽然通过上市轻而易举地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大行成为全球商业银行中新一代的“巨无霸”,却并不说明他们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相应已经同步实至名归,相反,如果再融资不过为他们提供了摊薄信贷坏账的便利,那么,一旦投资者不愿为银行业的“大到不能倒”埋单,那前景恐怕就很不妙了。王岐山副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之所以强调,中国的银行要把“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说不断地扩张,道理也就在这里。

      国有大行再融资的胃口之大,显然不是其他中小商业银行所可比。根据此前研究机构出具的报告数据,如果不包括张弓待发的几家国有大行,今年银行融资总额少说也在一二千亿以上。但国有大行一旦狮子大开口,事情就不一样了。正如王岐山所说的那样,“农业银行今年要上市。农业银行融资2000亿元,工中建交四个银行也需要6100亿元的资金,加起来已经超过8000多亿元,整个市场容量受不了。”

      说到底,资本市场是建立在投资者信心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市场有信心就不差钱,市场没信心就会很差钱。在这一点上,无论A股市场还是H股市场,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国有大行较多地先选择H股再融资,只不过暂时分流或减缓了一些对A股市场的资金压力而已,并不是说先H后A,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只顾融资,不思回报了。由于A股H股在定价体系上存在一定的差别,A股和H股在融资定价水平的不同,其实在不同程度上意味着对A股投资者依然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在笔者看来,上市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需求要想得到市场的充分支持,除了设身处地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力,选择适合自身也符合投资者参与意愿的实施时机和再融资方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使投资者对银行回报投资者的能力和诚意有信心。不知工行、建行、中行对此会作出什么努力?

      为了股市的长治久安,银行再融资不妨悠着点。

      (作者系知名市场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