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调查·市场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三月“乍暖还寒” 2010年中国车市掉头向下?
  • 新能源战役打响 比亚迪电动车月底开卖
  •  
    2010年3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车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车产业
    三月“乍暖还寒” 2010年中国车市掉头向下?
    新能源战役打响 比亚迪电动车月底开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能源战役打响 比亚迪电动车月底开卖
    2010-03-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新能源战役打响

      比亚迪电动车月底开卖

      ⊙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在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蓝海争夺战开始打响。

      3月29日,比亚迪的F3DM双模电动车将在3月29日正式上市销售,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市场上首款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的电动车。而就在25日,雷诺—日产联盟在日本横滨与武汉市政府就推广电动汽车签署了进一步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推广电动汽车的合作已步入新的阶段。一方面,自主品牌试图抢占时间先机,率先拿电动车产品试水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以日产汽车为代表的合资汽车公司却注重跑马圈地,通过与中国各地政府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发动一场自上而下的包围战。

      硝烟弥漫,无形却又浓烈。

      

      国内开战

      备受关注的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的终端上市时间终于尘埃落定。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近日告诉记者,比亚迪F3DM确定将在今年3月底开始面向个人销售,届时消费者可以在比亚迪经销商处购买F3DM。

      “比亚迪F3DM是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代表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高水平。F3DM开始面向个人销售,意味着比亚迪电动车的推广进程正在提速。”王传福对记者表示,比亚迪F3DM面向个人销售在中国汽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双模电动车和电动车的普及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进展。

      尽管比亚迪在技术上充满自信,但是,其14.98万元/辆的价格比国内同级别的汽油车贵近一倍。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比亚迪此前一直不敢贸然向个人销售,只针对政府部门、银行等机构客户,截至目前已销售100多辆。

      比亚迪有关人士透露,即将向个人销售的新版本F3DM首先在深圳向个人销售。据了解,新款的F3DM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低碳和环保优势,集成了比亚迪在电池、能源和电子领域的诸多优势。业内预计,新款F3DM的价格可能会低一些。

      作为全国首批13个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城市之一,深圳计划到2012年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4万辆以上,到2015年达到10万辆。因此,业内不排除深圳地方政府会给予购买F3DM的深圳市民以补贴,以推动电动车的发展。而随着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两会期间透露,正联合财政部协商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补贴可达数万元,更给了深圳市和比亚迪抢占电动车先机的信心。

      业内人士也将比亚迪此举理解为厂商倒逼政府尽快出台新能源私人用户补贴政策。事实上,据本报记者调查,中国政府即将在3月底推出私人补贴标准。知情人士透露,补贴金额从3000元至60000元不等。被列入工信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的1.6升和以下排量乘用车都将进入补贴范围,这些符合规定的节能小车预计能得到约3000元的补贴。新能源车的补贴范围以纯电动车和Plug-in乘用车为主。其中前者补贴起步金额为3万元,最高为6万元;对Plug-in乘用车最低补贴为1.5万元,最高补贴到5万元。

      我国目前共有42家企业的有关汽车品种列入了上述产品公告目录。

      同时, 从公平性出发,还有“补贴的范围会包括合资企业”等规定。

      可以说,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与合资品牌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就打消了合资公司的顾虑,也加快了他们进入中国的信心和步伐。日产汽车高级副总裁安迪帕尔默对记者表示,日产电动车进入中国的速度要看政府,主要是政府如何奖励电动汽车以及如何建设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的问题。对于日产来说,中国市场与欧美同等重要,其将积极在华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政府政策相当关键。

      在3月25日的雷诺——日产与武汉市签定的协议中,双方将从2011年开始,率先采用25台日产电动汽车在武汉展开电动汽车推广的市场调研。为此,武汉市政府则计划在未来两年间建成250个充电装置以支持电动汽车的顺利运行。在武汉市指定区域还将建成2个快速充电装置。除此之外, 双方还将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公众的电动汽车普及推广活动的合作。

      

      全球竞争

      事实上,新版F3DM面向个人销售,只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第一步。比亚迪近两年的举动展示出,其新能源战略不仅图谋中国市场,同时还要进军全球市场。

      在美洲,比亚迪与巴菲特的合作令比亚迪电动车可以借助中美能源在美国的电力供应网络,进入美国市场并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据了解,比亚迪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在美国出售比亚迪电动轿车。目前比亚迪已经在北美市场展开了电动车渠道、网络建设及招募经销商等工作。

      而日产汽车也早已快马加鞭地布局国际市场。日产公司执行副总裁西川广人25日告诉记者,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与超过50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签订了联合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合作协议。

      日产电动车LEAF将于2010年底前在日本、美国和欧洲首先上市。这辆由层叠式锂离子电池驱动的五座轿车巡航里程可达160公里。而王传福也向记者再次证实,比亚迪的E6纯电动车将在今年底进入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