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调查·市场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加息能推高银行股么?
  • 若以邻为壑,全球经济又怎能平衡
  • 英国决定向富人高额征税
  •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路程还很长
  • 我们身边的巴菲特
  • 投价报告一味夸大
    后果非常严重
  •  
    2010年3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加息能推高银行股么?
    若以邻为壑,全球经济又怎能平衡
    英国决定向富人高额征税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路程还很长
    我们身边的巴菲特
    投价报告一味夸大
    后果非常严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价报告一味夸大
    后果非常严重
    2010-03-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 山

      ⊙姜 山

      

      虽然网宿科技周三公布的年报业绩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有关“包装上市”的议论也此起彼伏,但似乎印证了利空出尽是利多的观点,在10转7派1的靓丽分红方案的刺激下,其股价强势上封涨停。不过这短暂的风光实在难以掩盖年报中体现出的硬伤,如果经营业绩无法如预期般大幅增长,网宿科技未来的股价前景堪忧。

      网宿科技这份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年报答卷非常勉强,因为 4.78%的增幅显然无法掩饰其主营业务在四季度亏损的尴尬,公司主营的IDC业务收入下降1.12%,虽说在新股上市推介时高调张扬的CDN业务的营收增长达到58.78%,但营业成本上涨65.06%则拖累毛利率下降达到1.93个百分点,所以也未能给公司带来转机。再看此前网宿科技的一连串高层震荡,上任不到一年的董事兼总经理彭清递交辞呈,而被市场称为“独董专业户”的南京财大副校长王开田同样弃公司而去,市场不能不对其过往是否存粉饰业绩以谋求上市的可能产生怀疑。

      而此前一直为询价机构所诟病的主承销商投价报告,也因此格外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关注,究竟主承销商的研究人员是否秉承了独立研究的宗旨,在投价报告中如实反映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作出了相对准确的预测?投资人多么希望答案都是“是”,然而翻查当时分发给询价机构的投价报告,大家只能十分遗憾:这些答案的结果都是“否”。

      那份写在2009年9月24日的投价报告,可以说对于网宿科技极尽溢美之词,在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部分,投资者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片花团锦簇的美好前景,在过去两年分别保持了56.9%和45.5%的净利润增速后,主承销商的研究员所给出的公司未来3年净利润增长分别达到了49.2%、52.2%和51.1%,净利润自2008年的3707万将迅速增长至2011年的1.27亿,每股收益因此被激增至1.41元。

      在如此亮丽的投价报告支撑下,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最终得以将2008年摊薄收益仅有0.41元的网宿科技发出了24元的价格,而在上市首日,网宿科技的股价最高冲至63.5元,即便在本周三涨停之后,套在这遥远山顶的投资者还需要看到股价上涨50%以上,才能迎来解套的曙光。

      在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已基本明朗的情况下,仍然作出误差如此明显的盈利预测,恐怕很难用市场变化的不确定因素来解释原因了,更多的可能,恐怕还是主承销商在投研之间的防火墙严重失效,为了谋求更多的发行承销费用而故意只谈盈利前景,避谈风险。

      投价报告严重失实的现象,网宿科技并非是独此一家。在上市前夜临时被证监会叫停的的一家拟上市公司,其投价报告同样存在着夸大公司发展潜力,回避潜在风险的大毛病,主承销商的研究员对公司给予了未来两年每年30%以上的高速利润增长的大胆预测,却对于公司重要专利权因未缴纳专利费而失效这一重大事项只字不提,反而在投资概要部分突出表示公司是目前全球能够掌握激光OPC鼓生产制造行业内核心技术,并拥有专用设备系统集成能力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这样的报告,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和具有极强误导性的。

      自去年秋天重启新股发行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70余家公司发行上市,其中在2009年发行的公司就有近百家。如果把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业绩与主承销商在推介会时散发的投价报告逐一对照,相信足以为询价报告的质量状况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而到目前为止,投价报告出现重大问题的两家公司均是在创业板,或许也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了一个醒,尽管有着神州泰岳超越贵州茅台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喜悦,但创业板的业绩预测上面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得到更为有效的监管解决措施。

      (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